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三百零二章 選擇投機取巧

第3o1章 選擇投機取巧

學歷是俞家樂心裡永遠的梗,他躺在床上,又回想起那些反覆出現在夢裡的場景。

哥哥如願以償定親後,對方來了一名精壯男子,把牛圈裡的兩頭牛牽走了。那頭牛兩眼炯炯有神,毛油光水滑,是他每天精心照顧的成果,更是他心心念唸的大學學費。牛像是什麼都知道,眼目溼潤地看了俞家樂一眼,似乎並不擔心自己將往何處,反而對曾經的主人抱有無限的同情。

結婚的時候,小院擺了很多桌,上了很多過年都吃不上的菜。哥哥的新娘子穿著紅棉襖羞答答進了門,看不出是高興還是緊張,各路親戚就在這個家徒四壁的房子裡歡騰,說著夜夜做新郎,說著三年能抱兩,然後隨著葷話大笑大鬧。

俞家樂站在門口漠然地看著裡面的熱鬧,不知道這樣的熱鬧夠不夠撫慰父母一輩子的辛勞,更不知道為這樣的熱鬧放棄了改變人生的機會到底值不值。

夜深了,同住的三個舍友出均勻的呼吸聲,俞家樂卻異常清醒,不屈與認命在血液裡反覆糾纏,非要爭出個輸贏。

俞家樂的心思藏得很深,第二天第一個起床,神色如常,毫無倦意,早早地端坐在培訓室開始一天的學習。住在一起的舍友都無法察覺俞家樂思緒的百轉千回,郝仁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公司的最高決策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外釋放公司導向。正如這次種子選手的選拔,沒有學歷的要求,沒有部門的限制,郝仁想看的只是快學習的能力。一把上等黃花梨椅子遠遠比用邊角料製作的火柴高階,然而當你想用星星之火造燎原之勢,就沒有比火柴要更合適的了。

火柴們還在學習過程中,郝仁已經拉著隋祖禹和田有良的核心團隊針對生產智慧化的深度變革展開務虛研討。

郝仁讓秘書挑了個幽靜的茶館,煮起一壺清茶,在氤氳霧氣中說道“最近週末,我跟著一個朋友學習茶道,略懂皮毛後才知要泡一杯好茶實屬不易,粗粗就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味道......”

隋祖禹端起一杯郝仁推過來的清茶,像模像樣地品了一口。田有良也跟著喝了一口,他不懂品茶,喝不出個好賴,此刻滿腦子都是問號,腹誹著郝仁這些年是越來越高深莫測,不像以前還在老東家的時候,有事說事,說的都是工廠裡亟待解決的問題。

郝仁似看破田有良小眼睛後的心思,繼續說道“如果只顧著處理眼前問題,就容易忽視大面上的事。現在智慧工廠已經動工,基層員工也開始培養了,但我們主管層面的思想卻還沒有改變,只是把新工廠當作以自動化提高產能的工具,沒有當作影響公司各環節的深度變革,這就是個問題。所以今天我想聽聽各位對此的看法,大家暢所欲言,不用侷限自身工作,公司,行業,或者其他部門都可以說。”

郝仁的問題打了在座的人一個措手不及。事實上,雖然智慧工廠是公司去年以來最重大的戰略調整,但真落在個人頭上,大多數人都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情,沒有意識要提前做出什麼改變。

看大家不說話,郝仁又補充道“可能大家今天也沒有怎麼準備,想到什麼說什麼,我的問題不是考試,你們的回答也不被打分。”

齊飛華把茶杯不偏不倚地放回桌上那圈杯底水漬處,開口說道“那我就先拋磚引玉,拿研來說,我們最大的困境是研週期長,而造成研週期長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市場調研分析資料量大、資訊滯後缺乏時效性等問題。智慧工廠給予物聯網、大資料等技術,實時收集,實時分析,相當於一個高運轉的資料庫,為研設計提供大樣本的參考,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錯誤產生。而給研人員帶來的挑戰是,要改變以前的工作方式,更需要具備強有力的資料分析能力......”

“飛華提到的這一點也是我擔心的,資料如果不用起來就是死的,生產中每一個環節收集的資料不僅僅可以用於生產質量的把控,也可以作為研改進的依據,我們需要能對資料洞察的角色。”隋祖禹說道。

郝仁微微點頭表示認可,然後看向了田有良,田有良觸電般感到了目光的灼熱,趕緊回答道“我覺得應該儘快打造出樣板點,然後逐步替換現在的生產模式,另外就是加快員工培訓,實現新工廠的無縫銜接。”

田有良說完,瞥了一眼郝仁,顯然郝仁對於這個回答很不滿意,倒不是田有良說得有錯誤,只是郝仁期待他能夠跳出既有的視角,從全公司甚至全行業的維度思考。

“有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只是我們實現生產自動化,我們的上下游及合作伙伴沒有實現,會不會影響到我們最終的效率。智慧工廠本意上是利用物聯網技術、裝置監控技術來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掌握產銷流程。但是如果側重點在對工廠內部的自動化改造,忽視上下游的銜接,實際上就是閉門造車,忽略了與市場的對接。”郝仁點撥道。

“郝總,什麼意思呢?”田有良問道。

“舉個簡單的例子,伱現在比以前生產效率提升好幾倍,但是你的物流公司是騎著三輪來接貨,會不會堵在工廠門口?從工廠到消費者的效率真正提高了嗎?”郝仁進一步點撥道。

“是不是可以建立外界接入的資訊平臺,採購商、客戶隨時在平臺操作,我們實時掌握上下游動態,從而提高生產柔性,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合理排程生產?”田有良說道。

“沒錯。”郝仁對田有良表示讚許,心想田有良穩重有餘,靈活不足,但這一點撥就透還是擔得起現在的位置。

“我明白,我會延展我們的平臺,讓我們的上下游參與進來。”田有良說道。

“這就對了,我們不要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有改變行業的勇氣和魄力。”郝仁說道。

經過引導,大家頓時有了靈感,紛紛表意見起來。郝仁見討論激烈起來,便減少了言的頻次,免得造成一言堂,大家都不敢表意見了。

這時,一封郵件提醒讓郝仁的手機震動了幾下,郝仁點開一看,是來自智慧工廠第一批種子選手何書文,郵件中何書文洋洋灑灑地表著長篇大論,對智慧工廠的所有環節都進行了評價。

郝仁眉頭微皺,儘管他欣賞俞家樂,依然堅持用統一的標準篩選種子選手,然而還是有人誤解了他的意思,把偶然當通途,開始投機取巧了。

喜歡破浪時代請大家收藏破浪時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