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家有醜妃福運無雙 第269章 兩極分化

一出來,竟看到侍女杏兒也在,且一臉氣沖沖表情。

她詫異挑起眉梢,用目光詢問成光因何求見。

年輕將領冷笑一聲,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末將不管王妃娘娘是如何得到的虎符,但既然虎符在握,就當行所行之事,而非放任親信胡作非為!”

“你胡說!我才沒有胡作非為!”一旁的杏兒聞言氣急,誰聽不出來成光是在暗示她啊!

“本將軍有沒有胡說,相信王妃娘娘自會有判決。”成光嘴上說著相信楚筱妍的判斷,實際心裡卻一直都瞧不起楚筱妍。

這點眾人皆知,將領成光和杏兒的爭執聲引來不少軍士圍觀,眼看事情逐漸鬧大,楚筱妍也不高興了“本王妃不管你們之間生了什麼,但你們此刻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水壩修建進度,本王妃豈能坐視不管!”

她先是示意杏兒說明了因由,又聽成光沒好氣把爭執緣故吵了一遍,得知二人竟是因軍營裡的流言蜚語吵起來,且耽誤了水壩修建進度,心中怒不可遏“區區小事也能吵起來,你們二人都去給我跪兩個時辰!”

“王妃不可!”圍觀兵士一驚,分分出面替成光求情。

問詢趕來的陳太守也同時為成光杏兒兩人說好話,楚筱妍心意已決,任誰求情都無動於衷。

成光憤恨地看著她,不服此決斷“本將軍何錯之有?王妃你憑什麼罰本將軍跪兩個時辰?”

“憑什麼?憑這個!”

虎符一現,質疑聲寂。

成光含恨嚥下不甘,與杏兒一起在積水裡跪了兩個時辰。

時間一過,楚筱妍親自來接杏兒回去,主僕二人在營帳內聊了一番,杏兒也知道了自家小姐這麼做是因為迫不得已。

“假使我只罰成光一人,他手下的那群兵士自然是不服氣,杏兒,委屈你了。”段蕭然嘆息。

“奴婢不委屈的,王妃這麼做,奴婢心裡都清楚。”杏兒看似一柔柔弱弱的小丫頭,實際上機靈著呢。

主僕二人說了會兒話,又到水壩修建現場檢視了一下進度,踏著夜色回到兵士駐紮的營地後,恰逢眾將士連夜操練,便駐足在不遠處觀看了一會。

沒過多久,一兵士前來,以軍隊操練乃國家大事不能讓外人觀看為由下逐客令。

楚筱妍帶著怒火熊熊的杏兒離去,二人身影甫一消失,兵將們就停下操練,交頭接耳討論著下午時分生的一幕。

軍隊眾人最看重兄弟情義,成光受罰,這些兵將們也開始不服楚筱妍管束。

一夜悄然而過。

翌日清晨,楚筱妍洗漱完畢準備去用早膳,出得營帳去,又遇見兵將們晨練。

她駐足觀察了一會兒,直接走到成光面前,當著無數兵士將領的面,指出整個操練過程的不足之處。

此舉動對成光來說無疑是赤果果的打臉,這位少年將領陰沉著面色,惡言相向道“你懂什麼?一個只會繡花的婦道人家,也敢妄想指點我等軍士?”

“你不信?也罷,那我就說給你聽。”今天楚筱妍心情好,無視了對方話語中的嘲諷,一五一十指出了整個軍營晨練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一一列舉過後竟然有五處之多,她每說一個不足處成光的臉色就要黑一分,到最後直接不顧顏面大聲咆哮“我才是這兒的將領,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愛聽不聽,反正我是把缺點指出來了,信不信由你。”

楚筱妍帶著杏兒揚長而去。

她走後不久,軍士中有人按照她所說的缺點進行改正,竟然讓一很弱的兵士,在對戰練習中擊敗了一位“常勝將軍”。

圍觀兵士不敢置信向這位體格瘦弱的同僚請教,他憨厚笑著解釋說自己是根據王妃的指點進行改正,故而贏下了對戰練習中的常勝將軍。

其他兵士半信半疑,直到實驗了一下現的確比過去強大了不少,這才開始相信楚筱妍的話並非沒有道理。

“難道那女人真有什麼過人之處?”成光目睹一切後喃喃自語。

辰時末,結束了晨練的兵士們開始到河邊修建水壩,他們到的時候楚筱妍早已等候在此。

兵士們依舊沒有跟她打招呼,但都在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配合著東郡百姓共同修建水壩。

一時間氣氛倒是和睦融融。

皇宮內,快馬加鞭返回京城的段蕭然卻沒有楚筱妍運氣好,見到皇帝后,被皇帝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誰給你的膽子去私自調動軍隊的?難道你想造反不成嗎?!”

“父皇,兒臣以為段王爺此舉著實不妥,根本就沒把您的天威放在眼裡。”三皇子陰陽怪氣的諷刺著。

吳言更是直接挖苦“段王爺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修建水壩,可東郡明明又多處水壩,不照樣洪水了?做無用功而已,勞民傷財。”

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明嘲暗諷,皇帝本就忌憚段蕭然的實力,如今更是看他不順眼,“朕不管段卿你為何調兵,只要你即刻召回兵馬,朕就可以不去追究。”

“啟稟皇上,屬臣不能答應。”段蕭然站在大殿下,脊背挺拔如松,氣勢巍峨如不動泰山,“臣這麼做乃是奉皇上命令治理東郡水患,不將水患治理臣絕不會退兵。”

“大膽!”皇帝吹鬍子瞪眼,“段蕭然,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皇上息怒!”早朝之上,同屬段蕭然陣營的中書令出面圓場,“老臣以為段王之舉絕非壞事,而是一心一意為東郡百姓著想啊!”

“劉宰相此言差矣。”跟中書令劉宰相頗不對版的中書侍郎呵呵一笑,“微臣倒是以為,段王私自調動軍隊乃犯下了大忌,實為是目無君王目無朝廷了。”

短短一個早朝時間朝上的文武百官便分成了兩個派別,一派以中書令劉宰相為持支援態度,認為段蕭然私自調兵是為了百姓著想。

另一派則以中書侍郎王弘義為,持反對的態度,覺得段蕭然就算為百姓著想也不該目無君王。

兩派人各自有官員支援,偌大的一個金鑾殿,經兩方吵來吵去,變得恍若菜市場一樣。

喜歡家有醜妃福運無雙請大家收藏家有醜妃福運無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