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朱棣是我爹,豪橫點怎麼了? 第131章 洪熙皇帝登基

奉天殿驟然沉默,百官眼中神色閃爍,腦海中想法複雜。

最終只能化作一聲長嘆,無人知曉,遼王入城這件事是好是壞。

“諸位,隨我去迎四弟!”朱高熾邁步,走在最前面,剛出大門,便一眼看見,身披鐵甲,外面裹著縞素的朱高爔。

他急忙迎了上去,“四弟!”

兄弟二人相見,有闊別多年重逢的喜悅,但轉瞬即逝,朱高爔面色悲痛,小聲道“大哥,爹的靈柩在哪?”

“停在太行殿了!”

太行殿,專為皇帝大行停放靈柩所建,建築風格莊重肅穆。平日裡都是緊鎖著,只有國喪時開啟。

“我先去拜拜爹!”

朱高熾點頭,在前帶路,身後百官跟隨。

來到太行殿外,隔著敞開的大門,朱高爔看到金絲楠木的巨大靈柩,以及寫著太宗大行皇帝幾字的靈位。

眼中的淚水不自覺流淌,浸溼了鐵甲,他緩步走去,身體莫名感覺沉重,彷彿有什麼東西壓在心中,讓他喘不過氣。

“爹!!!”

一聲痛呼,朱高爔跪倒在靈位前,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

當有一天,你再次回到家,沒人開門,沒人不厭其煩的對你噓寒問暖,那你就不再是個大孩子,而是獨自面對人間苦難的成年人。

“爹,以前我不聽話,老是氣您,現在我懂事了,想做個聽話的孩子,您…卻看不到了…”

“您是永樂大帝啊,怎麼就倒在了榆木川呢…”

“還記得小時候我調皮爬樹,摔得不輕,您知道後打了我一頓。打完又心疼,把我抱在懷裡哄了好半天。”

“這些事,兒子都記得啊!”

朱高爔細數著往事,聽得身後的文武百官靜默流淚,永樂一朝,大明盛世矣!

鄭和下西洋,編撰古今第一奇書永樂大典,親征漠北,封狼居胥,聲名遠播海外,萬國來朝。

古往今來,能做到如此程度的盛世帝王,能有幾人?

帝薨,盛世去矣!

從白日到黑夜,朱高爔跪在靈前說了許久,一股氣說出了所有的心裡話。

對父親的感情,人活著時,不知為何難以開口。

人去時,再想說卻得不到回應了。

愛與被愛,都要趁著花開人還在,早些開口。

否則等到來不及時,再熱烈的傾訴都會無聲,想聽的人再也聽不見。

……

奉天殿內,跪拜完靈柩,外面天已經完全黑了。

文武百官都沒有離去歸家,都急切的等待帝位繼承的事情,能有個定論。

兄弟二人面對相望,朱高熾率先開口,“老二帶兵奔喪,有爭帝位的意思,我跟老二你會幫誰?”

在弟弟面前,沒必要去弄那些權謀心術,直來直去說出想法,是最好的選擇。

百官們也都看向朱高爔,等待他的答案,這關乎大明國運,興或者衰,都在他一念之間。

遼王此次率十萬大軍進京。在朝廷不能迅調動軍隊的局勢下,這些軍隊,足以改變一切。

他幫太子,則太子登基。反之,幫漢王,漢王可稱帝!

一旁的朱瞻基也無比緊張,他走了過來,握著朱高爔的手,神色期盼的小聲道“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