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軍行 第324章 流民入涼

嘉隆關

這是涼州與內地溝通的關卡,緊挨著冀州。

涼州與中原大地有多處通道可供往來,但是嘉隆關算是其中最大的一處關隘了。

關隘前方地勢平坦,道路通暢,不同於其他地方大多以山路為主。

朔州孤懸在涼州關外,與中原並無交接之處,所以中原內地的流民都會經由涼州入朔。

平日裡嘉隆關並無多少中原百姓往來,主要是一些來往的商隊販賣貨物,畢竟地處邊關,沒事的人是不會來北涼道的。

而最近嘉隆關前的這條官道上人來人往,大批中原流民正行走在官道之上。

有的拖家帶口,有的則是獨自一人,但無一例外都是苦命人。

塵嶽一襲黑衣站在道路一旁,身後有賁虎帶著幾名身披戰甲的親兵侍立。

來往的百姓或多或少的都會看他們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絲畏懼。

雖然他們聽聞北涼道上計程車兵不會隨意欺壓百姓,官場風氣也很好,但是在中原飽受官府欺凌的他們本能的有些害怕。

道路上有一輛木板車,說是車,其實車頭是一個青壯的漢子靠著肩膀上的兩條麻繩在拉動,兩個大小有些差異的車軲轆都快磨壞了,咯吱咯吱的出響聲。

平板車上躺著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婦,懷裡抱著一個幼兒,估計出生還沒多久。

車旁有個年輕些的婦人和一名佝僂著身軀的老者在推動著馬車前行。

這是典型的一個五口之家,想來也是從中原而來,目的地應該就是朔州。

經過一個小土坑時,車軲轆陷在了坑中,小車一下子卡住了。

青壯男子在前頭奮力的拉著,老人和年輕的女人滿臉漲的通紅也沒能將車推出來,一臉的懊惱。

就在這時,一襲黑影出現在了老人的旁邊,一雙頗為白皙的手掌搭在了馬車的邊緣,用力的幫助老人推動馬車。

老人詫異的看了塵嶽一眼,又看向站在路邊的幾名披甲士卒,有些不知所措。

“一二三,推!”

隨著塵嶽的一聲號子,幾人同時用力,車軲轆終於爬上了土坡。

拉車的青壯男子累得滿頭大汗,鬆開了肩膀上的麻繩,將車停在一旁打算休息一會兒,不斷的用手揉著兩個胳膊。

老人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有些侷促的說道“謝謝少爺!”

在老人看來塵嶽這幅年輕的面孔能有甲士相隨,肯定是北涼道上某個大官的兒子,稱呼一聲少爺應該是合適的。

塵嶽呵呵一笑,跟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家,哪人啊,這是去朔州嗎?”

“靖安道過來的。”老者有些受寵若驚的點了點頭“當然是去朔州了,這路上的百姓基本都是去朔州的。”

塵嶽似是有些疑惑的問道“家鄉不待了嗎?何必拖家帶口,背井離鄉的跑這麼遠去朔州呢?”

其實塵嶽大概猜出來這些百姓在家鄉的日子應該也不好過。

“唉。”看到塵嶽很是親和,老人漸漸放下了畏懼之意,嘆了口氣說道“沒辦法啊,活不下去了。家裡的土地不少都被大戶人家霸佔了,不僅要收很重的賦稅,時不時還有盜賊流寇出沒,一家五口整天活的提心吊膽。聽說朔州官府按家裡人口給百姓分田地,我們就來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條活路。”

塵嶽心中默然,想必這悽慘的境遇是如今大多數百姓的真實寫照吧。

一旁拉車的中年漢子嘟囔著“爹,早就讓你出來了,村子裡面百十戶人家,跑的就只剩我們幾家了你才同意出來。”

顯然這名男子是老者的兒子,不滿意父親比別人慢了一步。

“混小子,你懂什麼,故土難離啊!”老者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罵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