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軍行 第625章 召入京城

“童老尚書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趙中海當先附和了宇文鴻儒的意思。

理由很簡單,遼東節度使的人選趙家肯定沒指望了。這老傢伙擺明了既不是宇文家的也不是上官家的,多好。

咱們誰也別想得到遼東。

雪承義的眼中帶著些許詫異的看向宇文鴻儒,推出童成襄這個人選可不像宇文家的行事風格啊。

雪承義其實是非常希望遼東歸塵嶽管轄的,但是他可不能這麼直接了當的提出來,提出來也是浪費口水,除了引起太后的敵意起不到任何作用。

況且雪淚寒在信中告訴他,其餘的事北涼自有安排,雪承義就不用管了。

上官婉容對這個人選把握不準,生怕是宇文家的人,於是她將略帶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哥哥。

上官泰清會意的笑道“童老大人為國勞苦一生,政績有目共睹,為官多年,在朝中也頗有聲望,我看遼東節度使一職非童大人莫屬啊,哈哈。”

見哥哥點頭,太后也放心了,只是頗為疑慮的問道“老大人現在何處?身子骨還硬朗嗎?能赴遼東就任嗎?”

畢竟七十多歲了,別在路上就嗝屁了。

“哈哈,太后無需擔心。”宇文鴻儒笑道“童大人就在幷州府,前些日子還有人見過他,身子骨好的很。”

幷州是緊鄰京城的州府,快馬一日可至。

“那就好。”上官婉容寬心了一些“那就這麼定了?”

幾位尚書互相看了看,都沒吱聲。

太后的心情好了幾分,這下算是把遼東留在手裡了。既然不是各大世家的人,那肯定是會聽命於皇帝的。

“太后,遼東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節度使,還需要安排各州刺史,各層級官員,人選應當立刻開始挑選了。”上官泰清出言提醒了一下。

太后立馬反應過來,朗聲道“趙尚書,選拔官員的事就主要靠吏部操勞了,其他幾位尚書可酌情推薦人選,儘快敲定各級官員,正式詔命等哀家和陛下商議之後就會頒佈。

諸位,政務繁重,還望爾等為陛下分憂!”

“臣等定當盡心竭力!”

眾人起身應喝,尤其是吏部尚書趙中海的眼中閃過一抹喜意。

吏部執掌官員選拔之權,遼東這麼大片疆域現在是一片空白,需要的官員多了去了,趙家這次要賺的盆滿缽滿了。

……

就如雪承義說的一樣,接下來的兩天裡越來越多的遼東百姓出現在了京城,萬民書被散的到處都是。

國子監、翰林院、京兆尹府、甚至是各部尚書的衙門口都出現了那封萬民書,整座京城沸沸揚揚,百姓們對這種時事是最感興趣的了。

加上之前遺詔封王之事,兩件事很快就被百姓聯絡在了一起,不少人都認為塵嶽加封王爵、再封遼東既順應民意又能成為北方邊境的屏障,合情合理。有這麼一位能征善戰的猛將戍守邊關,那內地就不用擔心外族侵擾之禍了。

但是京城眾多的世家大族卻對這封萬民書嗤之以鼻,朝廷除非腦袋出問題了,否則是絕不會允許塵嶽加封遼東的。

同時,又有小道訊息在京城的權貴階層瘋傳

加封異姓王之事八九不離十了,但是遼東沒戲,原吏部尚書童成襄將要出任遼東道節度使,朝廷將選拔大批官員前往遼東任職。

整個官場炸開了鍋,先不說即將出現百年來第一位異姓王,光是選拔官員往遼東赴任一事就和各大家族息息相關。

整個遼東一片空白,大把的官位空缺,這時候還不把家中的子弟塞進官場還要等到何時?

於是私底下已經有一些人開始拜訪趙家兩兄弟,希望能在新設的遼東道上謀求個好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