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軍行 第782章 大災之年

大周的百姓們原以為過了一個和平安穩的景泰五年,景泰六年會是欣欣向榮的一年。

哪知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破這個偌大王朝的寧靜,似乎也隱隱預示著大亂之世的開啟。

年初,瘟疫在安山郡隱秘傳播,郡守不聞不問,任由疫情蔓延;三月,泰安道受災,病死者七八千,地方官府為了保住自己腦袋上的官帽子選擇了瞞報,甚至將整村整村的百姓坑殺,謊稱病死;五月,訊息捅到京城,正在巡邊的天子緊急迴鑾。

待得滿朝大臣坐在一起準備商量個對策時,似乎已經慢了一拍,六月,蒼龍江以北現病患,並且不是一例兩例,而是多處州府同時出現,給人一種一不可收拾的感覺。

到八月,短短的兩個月,瘟疫像長了翅膀一樣席捲了大半個周朝疆域,包括遼東道和北涼道。只有東西疆域一些偏遠地方的州府還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各地主政官員和百姓也整日提心吊膽。

十月,各州府設立疫遷所,用來收治患病傷患,京城太醫院派出太醫往各地視察疫情,同時採取了一些賑災之舉,終於起到了一些作用,遏止住了疫情繼續蔓延的勢頭。

瘟疫肆虐了大半年,眼看著已經入冬了,各地州府受災的程度也輕重不一。

其中受災最嚴重的就是最先開始的泰安道了,從春耕到秋收,泰安道全境幾乎是顆粒無收,原本就被加重了賦稅的百姓們更加苦不堪言。

進入泰安道的太醫說了這麼一句話“泰安道全境餓殍遍野,荒無人煙,死者無數。日夜皆聞百姓啼哭,滿目不見青壯人丁,宛如末世降臨。”

慘烈至極。

病了的,死了。

沒病的,大部分都餓死了。

沒餓死的也能跑就跑了,誰還敢留在泰安道。

原本稱得上繁華之地的泰安道短短十個月之間就凋敝不堪,百姓十去五六,到處都瀰漫著一股死亡的氣息。

天子聞之震怒,當場下令派人就地處決泰安道相應官員,以平息百姓民憤,再由六部派員坐鎮泰安道,統籌相應賑災事宜。

十一月,天降異象,白日突黑,萬籟俱寂,伸手不見五指,朗朗乾坤盡被黑雲籠罩,持續半炷香的功夫方才有陽光重新出現。

至此,民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

涼州城外約莫二三十里的一處小鎮邊緣搭起了一連串的軍帳,這是北涼道建立的十餘處疫遷所中的一個,用來收治傷患。

因為涼地提前做了準備,雖然疫情也蔓延到了州府之內,但並不是很嚴重,相比於中原江南各州,北涼遼東的情況已經好上了不少。

塵嶽此時站在這座疫遷所的門口,嘴巴上蒙著一片用藥草浸泡過的紗布,眼神有些沉重。

據醫官所言,捂住口鼻能大大降低傳病的機率,如今但凡接觸病患之人都得佩戴這種紗布蒙面。

“王爺,您就別進去了吧,這裡面~”陪在塵嶽身旁的是涼州刺史賀宜生,賀宜生欲言又止,實在是不想讓塵嶽進入這滿是傷患的地方。

“沒事,進去看看吧,又不是第一次了。”塵嶽隨意的擺了擺手,邁步進入其中。

營中用木板和帷幔隔出了一個個單獨的隔間,隔間裡面還搭著帳篷用以遮風擋雨。

不少醫官正蒙著白布來來往往的穿梭於各個帳篷之間,或步履匆匆,或面帶愁容。

時而就有病患的嘔吐聲從營中傳來,這次的瘟疫會引起高燒不退,身體忽冷忽熱,同時還伴隨著嘔吐和暈厥的現象,尤以老人染病者眾多。

塵嶽邁步走進一處營房,營房裡擺著五六張床鋪,上面都躺著人。塵嶽走到床邊,一手扶住一名正在劇烈嘔吐的患者額頭,另一隻手不斷的拍打著其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