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軍行 第1186章 書院之行一

“北齋書院”

塵嶽站在一塊匾額之下,抬頭看著上面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滿臉笑意。

匾額上的四個大字是當初塵嶽親自所寫,在眾位文壇大家的面前班門弄斧了一把。

雖然這字跡不如書法大家那般飄逸秀麗,卻蒼勁有力,一筆一劃都宛如刀刻斧鑿,隱隱約約給人一種鋒芒畢露之感。

這裡是文人聚集之地,配上這麼一塊帶著凌厲之意的匾額,正好彰顯出了涼地的特色。

抗拒外侮,保家衛國!

不管是軍人還是文人,都應該帶著點鐵血之意。

北齋書院只有兩處分院,涼州和檀州各一座。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因檀州在東涼州在西,所以檀州城的這一座習慣性的被人們稱呼為東院。

一開始這東院規模還算不得如何龐大,匆匆休整一番之後就開始招納學子教學,第一批計程車子也堪堪不到百人。

時間一轉,兩三年過去。

如今北齋書院的門口來來往往計程車子已經絕是人流如梭,人聲鼎沸。

街道上往來的百姓更是對那些身穿灰白袍服的學子投去羨慕的目光,還不時的提醒自家稚童,要好好讀書,日後也好進這書院求學。

現在北齋書院的佔地面積已經擴充套件了一倍有餘,周圍一圈的空地都被利用了起來,高低錯落的建築物拔地而起。

這兩年在書院的規模上,姚青峰可沒少下功夫,確保每一兩銀子都用在刀刃上。

六扇開的大門看起來極為霸氣,還有兩座石制的書卷矗立在門口的空地上,雕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宛如門神。

幾名十來歲的青衣書童在門口迎來送外,臉上笑意盎然。

很多學子進出大門時還會和書童笑談幾句。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站

“王爺,怎麼樣?這氣勢還行吧?”童成襄大笑道。

塵嶽頻頻點頭“不錯,有那麼股子書卷氣。”

站在另一側的姚青峰輕聲道

“這些書童都是檀州城中的孤兒,沒有家人,平日裡無依無靠的。

臣就把他們留在了書院中,沒事的話就乾點輕鬆的活,得空也可以跟著那些士子一起讀書識字。”

塵嶽很是滿意的說道“這樣安排很好,要是讓他們流落荒野,怕是早晚得餓死。

讓民有所安、民有所食正是你們這些父母官該做的。”

幾人都是欣慰的一笑。

因為今天三人只是隨便來看看,所以都未穿官服,塵嶽更是隻套了一件深黑色的長衫。

饒是如此,時不時的還有一些年輕學子停下來和童成襄、姚青峰兩人打著招呼,有的會恭敬的行一個師徒之禮。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因為他們兩偶爾也會來書院中講學,也算是書院裡的老面孔了。

一邊是普普通通的白衣士子,一邊是正三品甚至正二品的朝廷大員,相處的卻如此融洽,亦師亦友。

這北齋書院中的氣氛可見一斑。

“走吧王爺,咱們就別在這杵著了。”童成襄笑呵呵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塵嶽大笑一聲“走!”

步入書院,映入眼簾的都是一些連廊、小亭,沒有太多的綠植假山點綴、更沒有奢華的裝飾。

一眼看過去簡簡單單,風格清明俊朗。

但是漫步在涼亭各處計程車子卻讓整座書院都充滿了朝氣。

朗朗書聲此起彼伏,偶爾還能見到幾個因為討論某個觀點而爭的面紅耳赤的年輕人。

童成襄和姚青峰不時的為塵嶽介紹著,塵嶽也是頻頻點頭,偶爾插幾句嘴。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穿過前面這一大片區域之後,三人終於來到了一座座閣樓組成的建築群落。

這裡才是北齋書院正兒八經的求學書房,浪浪的讀書聲撲面而來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