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迴夢大唐,執手攝政王 第111章 暗中生疑

“潞國公,侯君集!”

立政殿內,蕭瑀的話響亮地迴盪在整個大殿中。

“侯君集?”

聞言,李世民先是一愣,而後馬上又反應了過來。

朕怎麼把他給忘了?不過,這倒也不奇怪!

想當年,他剛被封為潞國公的時候,就請旨免去一切官職,回家休養。

那時候,他也正值壯年啊!這幾年沒打過什麼大仗,朕可是有時間沒見過他了!

“陛下,您覺得如何啊?”

見李世民沉思許久,一直沒有說話,蕭瑀忍不住開口問道。

“朝中的將領們對這次領兵元帥的人選有過議論嗎?”

沒有立刻肯定下來,李世民反而又給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一次與突厥開戰,是整個朝廷都在關注的大事。除了要考慮領兵之人的能力,還要參考朝廷上下的信服力。

畢竟,若是選出的領兵元帥,讓朝廷上下都不能信服,就更不能讓三軍將士信服了。

要是那樣的話,大軍還未出徵,恐怕就已經失了幾分士氣,於戰事可是極為不利的。

而他原本想的是讓軍神李靖來擔任領兵元帥,因為李靖怎麼說,也是公認的軍神,他要擔任這個位置,不會有人反駁什麼。

可侯君集不一樣,他之前確實是有過戰功。不過,現在他已經在家中待了許久,一直也沒有領兵作戰。

在這種時刻,貿然指定他為領兵元帥,未免擔心會有質疑之聲出現。

到時候,若質疑者太多,別說怎麼去打突厥了,怕是自家陣腳都要亂了起來。

這一點,也就是讓李世民沒有馬上確定侯君集為領兵元帥的原因。

“啟稟陛下,對於這次領兵元帥的人選,朝中各位將領確有議論。”

房玄齡依舊保持沉默,還是蕭瑀開口答道。

“哦?都怎麼說的?”

“回陛下,朝中諸多將領全都以為,此次大戰由潞國公侯君集來領兵最為妥當!”

沒有猶豫,蕭瑀一口氣說了出來。

他之所以向李世民舉薦侯君集,就是因為聽取了朝中這些將領們的討論,心裡也認同了,讓侯君集來領兵是再合適不過的。

“嗯?你剛才是說......朝中所有的將領......都贊同侯君集來擔任這次的領兵元帥?”

聽到蕭瑀的回答,李世民非但沒有露出高興的表情,反而臉色瞬間沉了下去。

同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房玄齡也抬起頭,悄悄看了看上面的李世民,又悄悄看了看身旁的蕭瑀,隨後又馬上低下頭去。

很明顯,房玄齡與李世民的表現,都已經說明,蕭瑀剛才說的話必然存在某種問題。

只不過,蕭瑀卻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回陛下,基本上是這樣的。臣也以為,潞國公久經戰事,多有戰功,讓他來擔任領兵元帥,是十分何合適的。”

“是嗎?看來你們都決定好了啊!”

蕭瑀聞言,又不以為意地點了點頭。可他絲毫沒有注意到,案桌後,李世民的臉上越沉了下去,無形中彷彿有了一座大山壓在了整座大殿之上。

而這一切,蕭瑀全然都沒觀察到。不過,他身旁的房玄齡卻是有所感應似的,深深撥出幾口長氣。

“蕭大人,這件事情,是那些將領們親口跟你說的?”

一抬頭,看著還不知道事情嚴重的蕭瑀,房玄齡當即準備拉他一把。

而聽到房玄齡的問話,李世民也是將身體向前靠了靠。顯然,他也想要聽一聽蕭瑀的回答。

“不,不是。我是恰好路過,偶然間聽到那些將領們聚在一起說的。”

站在原地,蕭瑀不急不慢地說著,一旁的房玄齡卻已經替他鬆了一口氣。

此時,再看李世民的臉色,倒是沒有剛才那般深沉了。

但直到蕭瑀說完很久,李世民都沒有再開口說過話,坐在案桌後,皺著眉頭,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欸,蕭大人,我想起來了。這兵部的調集兵馬的文書,你是不是還沒查閱呢?”

眼見李世民現在的樣子,生怕蕭瑀再說出什麼話,房玄齡急忙丟擲一個新話題,想要讓蕭瑀先離開這裡。

“奧!對了,那份文書,還在兵部呢!我一會,再去兵部查閱吧!”

身為左僕射,查閱兵部往來文書,是他特有的職責。

“陛下,這領兵元帥的人選,臣看......”

一拱手,還沒看清局面的蕭瑀,再次要跟李世民提起讓侯君集擔任領兵元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