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154章 畢昇

從楊偕的官邸出來,葉靈山顯得有些憤憤不平,“人精人精,真的是人老成精,這個老滑頭,原以為他是有心無力,沒成想,他把案件扔給皇城司,卻為避禍。”

陳讓笑笑道“這個好像也不能怪他吧?趨利避禍,人之本能,楊偕青年入仕,為官數十年,最後卻因為向官家建言承認李元昊稱帝而被貶出京,他估計是真的怕了。”

葉靈山聽罷,仍舊有些憤憤不平,“我看他不是怕了,而是官迷心竅,我聽沈從說,這個楊偕,沒事就在官邸搗豉他的《太平可致十象圖》,說是把這個做好了,就可回京。”

陳讓沒有接話,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楊偕的確是因為上奏《太平可致十象圖》而回京了,只是在他回京沒多久,就病故了,享年六十九歲,這在古代,也算是長壽之人了。

剛才在楊偕的官邸,葉靈山一直沒說話,想來也是把她給憋壞了,出來之後,把那個卷宗拿在手中揚揚,仍舊有些氣憤地道

“公子,你再看看他的這個卷宗,這就是他數月調查來的結果?就他調查的這點資料,要是放在咱們皇城司,那是要挨板子的,難怪沈從說,杭州知府靠不住,要靠我們自己。”

陳讓見葉靈山一臉的不岔,如果自己再順著她的話說,難免勾起她的火氣,當即笑笑道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覺得他的卷宗不錯,至少從他的卷宗可以看出,喬大年是個什麼樣的人。”

“公子就是心好,總替別人著想,他想做甩手掌櫃,我可不幹,公子,到時候,你可別怪我,他身為杭州城的父母官,咱們在這兒辦案,總得給他扔幾塊骨頭。”

“我怪你幹嘛?你這樣做也是為我著想,怕我因此而受到牽連,你剛才說要扔幾塊骨頭給他,依我看,扔一塊就夠了!”

“嗯……那就扔塊最大的!”

“好,就扔塊最大的!”

陳讓笑笑,“咱們在楊大人的官邸待的時間已經夠長的了,也不知畢老先生還有沒有在府衙的後院等我們,咱們這就過去吧,不然的話,又要轉道去六和塔了。”

葉靈山點點頭,不再說話了,他們這次來杭州,最初的目的就是要找這個畢老先生,卻沒想到那個曹榮把他們的計劃報上去後,官家就順勢讓他們來查探喬大年的歲幣案了。

楊偕今天本來就是在錢塘江的大堤上,離畢昇住的六和塔並不遠,六和塔生的事情,他其實是知道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把畢昇留在這兒,等著陳讓過來了。

因此,回到府衙,聽完彙報後,也沒有怎麼審理,便將畢昇給放了,更何況,陳讓找畢昇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只是,他很不喜歡陳讓叫畢昇為畢老先生。

在他的潛意識裡,先生這個稱呼應該送給那些德高望重,學貫古今的人,而不是像畢昇這種連自己的溫飽都難以解決的工匠。

因此,當陳讓向他打聽畢昇的時候,他一直在那兒裝聾作啞,故作不知。

他這樣做,或許還有另層意思,那就是,他想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陳讓,咱們大宋朝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先生這個稱呼不是誰都可以當得起的。

陳讓懂他的意思,就像現在的娛樂圈,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稱老師一樣,讓他很煩,楊偕的心思大抵也是這個意思,在他的骨子裡是看不起工匠的。

但是,作為千年後的人,只有陳讓知道,這個世上,任何的讚美詞,都難以用來讚美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明,將註定照耀千古,為華夏文明添上一筆厚重的色彩。

畢昇生於宋太祖開寶五年,現在是慶曆五年的初春,差不多七十有三了,整個人看上去清清瘦瘦的,歲月的滄桑把他的膚色也染成了黑釉色。

陳讓沒有讓葉靈山進去,而是讓她守在門口,自己獨自進去,來到畢昇的面前,行完大禮後,這才說道“晚生陳讓,見過畢老先生。”

不管後世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但在畢昇自己的認知中,卻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工匠,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明將有多麼的偉大。

他是真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偉大,否則的話,在面對喬義的巧取豪奪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一腳將他踩死。

然而這一切,既沒有也許,也沒有如果,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侷限性,聰明如楊偕,在面對畢昇的明創造時,其認知還不及喬義那個二世祖。

喬義那個二世祖還想著搶他的明為自己家的生意服務,雖然他出的錢比較少,只有那可憐的三貫,但也好過楊偕,對他的明,甚至連問都沒有問過。

楊偕在杭州當了三年的知府,而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大概也是在慶曆年間明的。

如果他能意識到這個明的價值,進而推廣,恐怕要比他費力吧幾的搞那個什麼圖要有意義得多。

這個年代的官和民有著天然的等級劃分。

民畏官,似乎是這個年代一種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當陳讓向畢昇行禮的時候,畢昇突然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起來,嘴裡不停地說著不敢不敢。

陳讓沒有跟他客套,因為再客套的話,估計畢老先生激動得會連話都說不出來,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份殊榮是他應該得的。

他擔得起陳讓的大禮。

兩個人就坐在院中,談了差不多兩個時辰,他們之間到底談過些什麼,陳讓沒有說,葉靈山也沒有問。

只是當畢老先生離開的時候,她看到畢老先生的眼中好像有淚水,當她再次回過頭來,看到陳讓的時候,卻現陳讓的眼中也有淚水。

心裡不免有些擔心,小心翼翼地問道“公子,畢老先生不願意跟我們回合州嗎?”

陳讓搖搖頭,“他說他年紀大了,經不起這般奔波,經過這次的事件,他只想回到蘄州老家,至於他的活字印刷術,我已經用價值三千貫的交子,買下他的使用權了。”

買下他的使用權,這是對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的一個尊重!

知道畢老先生的技術值錢,但像這般值錢,還是出乎葉靈山的意料,因為,在她的印象裡,如果畢老先生的技術真的那般值錢的話,他就不會住在六和塔的茅草屋了。

陳讓笑笑,並沒有跟葉靈山解釋太多,也沒向畢老先生解釋太多,貴不貴,值不值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總不能說,他來自千年後吧?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