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158章 楊懷玉

葉靈山一聽楊偕不在,心裡又開始惱火起來,自從那天見過楊偕之後,他們就一直沒見過了,來府衙吧,說是在堤壩,去到堤壩,又說在府衙。

總之好巧不巧,就是見不著。

今天在府衙當值的,是林捕頭,見陳讓他們來到府衙,趕緊給他們端茶倒水,生性怠慢了他們,“陳大人,不好意思,實在不好意思,大人剛剛離開,剛剛離開。”

嗯,他的確是剛剛離開,這點不管是陳讓還是葉靈山都沒有懷疑,自己楊偕將那個卷宗交給陳讓後,他就一直在躲著陳讓。

這件事,做得好,有人會記仇,做得不好,官家會記仇,反正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自己好不容易將這坨臭狗屎甩出去,當然是離得越遠越好。

葉靈山一聽說楊偕不在,心裡就有些惱火,在那兒狠狠地道“這個老狐狸,千萬別讓我抓住把柄,否則的話,本姑娘一定會密奏他一次。”

林捕頭道“姑娘千萬別這樣說,楊大人知道你們會來,所以叫屬下在衙門裡候著,而且你們要的東西,他老人家已經準備好了,就在他的案桌上放著。”

“我們要的東西?我們什麼時候向你們要過東西?”葉靈山氣憤未消,對著林捕頭沒好氣地道。

林捕頭尷尬地笑笑,“這個……屬下就不知道了,只是楊大人在出去前,是這樣交待的,而且他還特別交待,這個東西要親手交到陳大人手上,還不能讓其他捕頭知曉。”

難怪整個府衙就林捕頭一人跟著進來,葉靈山聽到這裡,她心中的氣總算有些消了,仔細想想,好像林捕頭說的,也有些道理,如果不是公子要的,他為何早有準備?

陳讓沒有說話,進到府衙,果見楊偕的案桌上放著一個油皮紙做成的信封,上面寫著陳大人親啟的字樣。

陳讓把信拿在手中,反來複去的看過,臘封還在,並沒有拆封過的痕跡。

府衙裡,除林捕頭一直跟著他們外,也沒有其他的人,陳讓開啟信封,抽出信紙一看,裡面的內容也挺簡單,就是杭州鹽監鹽引的派情況以及為漕幫辦理的過所路線。

過去的鹽茶鐵都是朝廷專管的,大宗的買志都是需要鹽引茶引鐵引之類的東西,千百年來,對流動人員的控制都是極其嚴格的。

在過去,想來一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是不現實的,從先秦時期開始,過關就需要各種節了,比如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

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使用的通關證明也是不一樣的,普通人用符節,商人用璽節而各國的使者則用旌節。

這事傳來傳去,傳到唐宋的時候,就不叫節了,當然那時候也不叫通關證明,而是要過書,簡單來說,就像現在的特種車輛需要辦理通行證一樣的東西,這就是過書。

楊偕把這兩樣東西交給陳讓,其實就是很明確地告訴他,需要從這方面下手了,只是這個老傢伙像個狐狸似的,狡猾得很,既想為老百姓做點事,又想避嫌。

看來這個老傢伙,估計是猜得自己要做什麼了,不然的話,不會在這個時候,把這些東西提供給自己。

他之所以躲著自己,也許真的不是為了避嫌,而是自己的手段,可能不太符合他老人家的胃口。

讀書人自有讀書人的風骨,他雖然研究過兵書,甚至還著書立說,但這個又能說明什麼?這個也只能說明他是一個熟讀兵書的讀書人。

兵者,詭道也,正中有奇,奇中有正,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這話不是他說的嗎?怎麼事到臨頭,卻只得一把口呢?

也許是他的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了,所以才這樣吧?

葉靈山想到這裡,心裡也是一陣暗歎,只是跟剛才的憤憤不平相比,卻也減輕許多,拿著陳讓遞過來文書,在那兒喃喃自語地道

“這個楊大人,果然是個老狐狸……”

陳讓笑笑,沒有接話,這裡是府衙,楊偕不在,自然不是一個說話的場合,告別林捕頭,一行四人來到驛站,簡單地安頓後,葉靈山便將那封書信重新拿出來道

“公子,根據楊大人提供的訊息,今天晚上就有三萬擔的官鹽從杭州起運到洪州,這是漕幫申請的過書路線圖,楊偕這個老狐狸,他自己不出手,卻讓我們來做。”

陳讓道“他是朝廷重臣,做這些事的確有違朝綱,咱們都是為老百姓辦事,就不要糾結誰出手,誰不出手了。”

葉靈山嘆口氣道“公子說的是,是屬下的格局小了,只是咱們的人手不足,軍中之人,又不可信,沒有知府大人的支援,這事恐怕做不來。”

“誰說軍中之人不可信?靈山妹子,你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來,哥哥一鞭錘死他!”說話間,呼延慶從後堂轉了出來。

“呼延大哥也來了?”

葉靈山感到有些奇怪,也很驚奇,呼延慶來到杭州,她竟然不知道,難怪公子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原來他早知道呼延慶來到了杭州。

呼延慶笑道“我是年後過來的,比你們早到一個月,一直住在驛站,哪裡都沒有去,這段時間,真是把哥哥憋壞了。”

陳讓接道“曹大人心思縝密,杭州城是什麼樣的情況,他心如明鏡似的,他三年前就把沈從安插進杭州,又怎麼可能讓咱們孤軍奮戰?”

呼延慶道“小哥兒說得沒錯,你們的確不是孤軍奮戰,除我之外,曹大人又派了一個新科武狀元來,可見官家對此事的重視。”

“武狀元?”

陳讓笑了,“呼延兄說的武狀元,可是那楊懷玉?”

當日在梓州喝酒的時候,楊懷玉說要奪個武狀元回來,陳讓就把這句話記下了,大宋的武舉考試就在三月,如今聽呼延慶說話的語氣,想來是得償所願了。

呼延慶拍拍手道“世侄出來吧?”

隨著話音,楊懷玉果然從後堂轉了出來,見著陳讓,先是拱手作揖,隨後才道“呼延叔叔謬讚了,校場比武,算不得本事,沙場建功,才是大丈夫所為!”

將門虎子,武將世家,楊懷玉的確有資格這樣說話。

對此,呼延慶和陳讓只是相視笑笑,少年英雄,英雄少年,好,很好!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