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172章 祖先的文明

陳讓道“梁爽妹子果然爽快,現在,我們公司最缺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人手,你知道的,咱們釣魚山,能寫出自己名字的人不多。

他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工廠的基礎建設,就算把他們調配到工廠,所負責的工作也很粗糙,我們需要一些讀書人來充實我們的隊伍。”

梁爽怔道“讀書人?這個恐怕有些難吧?士農工商,讓那些搖頭晃腦自命清高的讀書人,放棄他們的觀念,來咱們的工廠做工匠,恐怕有點難吧?”

合州城的蓮心書院,便是梁爽家開的,裡面的讀書人是個什麼樣的德性,她是再清楚不過的了,這些人,手中拿本破書,哪怕是天天喝粥,都覺得比別人高人一等。

所以,要讓他們這些人來工廠,梁爽甚至覺得,還不如讓她多出三萬貫錢。

柳青青也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咱們的真宗皇帝說的,梁爽妹子說得沒錯,你想讓他們放棄自己讀書人的身份,恐怕比這蜀道還難。”

大宋朝原本就是一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年代,在大宋朝,的確把讀書人的地位推到頂鋒,這一切,似乎都要歸功於太祖皇帝的勒石三戒

第一條,保全柴氏子孫,縱有謀反者,亦不可公開殺害,只可讓其獄中自盡,這點倒是沒有什麼,說明太宗皇帝還念舊恩。

第二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點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但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讀過書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

第三條,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這條就有點狠了,直接將讀書人的地位推到空前的位置,是啊,趙家皇帝,當看到這句話時,誰敢再殺那些不太好的讀書人呀?

有宋一朝,殺讀書人開先河的,就是那個上書言事的陳東,殺完之後,趙構就後悔了,還給他平反,後面又賜死張邦昌,就是那個做偽齊皇帝的人。

就這樣的人,趙構還哭呢,說是不該殺呢。

當然,這些都是靖康後面的事情,北宋蘇東城,蘇大學士,就差點因為烏臺詩案被殺,然後王安石就以一句,本朝未有殺讀書人的先例,而讓他倖免於難。

從這裡就可以看見,讀書人的地位,在這個時代有多高,那都是從上到下被推上神壇的人,而陳讓卻讓這些讀書人去做工匠,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梁爽苦笑,柳青青愕然。

梁家、柳家,他們能把生意做得這麼大,他們的手下,肯定是有讀過書的人的,為什麼是讀過書的人而不是單純的讀書人,只是因為他們的那些掌櫃,都是他們自己培養的。

培養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做生意的,而不是讓他們成士的。

跟讀書人還是本質區別的。

見梁柳二人為難,陳讓也就不勉強了,在他給王安石的十六字建言中,最後四個字就叫做無才不興。

在陳讓看來,所謂的才,並不是當官之才,在這個人人都想仕的年代,當官的人自然是不缺的,陳讓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成立漁山書院的目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他的初衷。

他還清楚的記得,當初在西湖的時候,偶遇王安石,跟他談到這個,以王安石這樣的人物,都覺得他的這種作法阻力很大,更別說其他的人了。

所以,他要在漁山書院成立漁山報社,目的就是想透過媒體的力量,傳遞自己的思想,遂步改變人們心目中的那種固有的觀念。

“雖千萬人,吾往矣,我知道,我要走的路很難,但是再難走的路,我也是一定要走的,梁爽妹子,讀書人的事,咱們先放下,我現在需要煤,大量的煤。

其他的事情,咱們可以慢慢來,但氮肥廠的事情,卻是慢不得的,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肥,而咱們提供的肥有限,單靠豬糞之類的,是遠遠達不到植物的生長所需的。

所以,我要製造氮肥,而製造氮肥,又需要大量的氨氣或者氨水,原本空氣含有很多的氮,可以用氮氫來合成,但是這樣做,需要高溫高壓才能實現,咱們現在做不到。

咱們現在惟一能做的,就是透過煉焦來收集,而焦碳又是鍊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燃料,因此,咱們在建這個氮肥廠的時候,順便把那個鋼鐵廠也建起來。”

梁爽道“從華鎣山拉煤,這個倒是沒有問題,我家在華鎣山原本就有煤礦,當初老太爺帶著釣魚山的鄉親去華鎣山的時候,我還特別的交待過他們,千萬不要為難老太爺。

那個煉焦爐,我在華鎣山也見過,冒出來的氣味刺鼻難聞得很,而且對身體有害,一般的人都不願意做這個,慢慢地就廢棄了,慢慢地也就沒人去幹了。

你剛才說那個難聞的氣體對我們有用,可是這氣體是聞得著,看不見,咱們要收集它,恐怕有些困難吧?還有你那個氮肥廠,建設工期又是多長,能滿足現在的用肥需求麼?”

煉焦爐?

當陳讓從梁爽的口中吐出煉焦爐這三個字時,還是相當震驚的,因為在他的記憶當中,華夏古代的煉焦爐遺址出現在河北,就是宋元時代的產物。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現在是北宋中期,梁爽竟然見過煉焦爐,的確大出陳讓的意外。

咱們的祖先到底有多少智慧多少文明多少創舉淹沒在歷史的浩瀚煙雨之中,需要我們後世的子孫去掘去驗證。

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們,不思祖先之偉大,反而去添西方之白皮,實在是可笑至極。

就像這個煉焦爐,最早的遺址雖然處於宋元之間,卻並不代表它就是宋元時代的產物,更有可能是我們沒有現。

畢竟,祖宗的文明,我們沒有現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見梁爽問,當即說道“五百畝地,所需要的氮肥不過五萬斤,只要把氨氣收集起來,後面的工序卻是極其簡單的,隨便弄個簡易的作坊就可以了。

至於你剛才說的那難聞的氣體,聞得著看不見更是摸不著,但它有個特性,就是很容易在水中溶解,形成氨水混合物,因此,要收集起來,也很簡單的。

至於剛才說的煉焦爐,我已經讓李老實在釣魚山的山腳,靠近江邊碼頭的位置建造了,萬事俱備,只欠煤碳,等華鎣山的煤碳運到,咱們這個簡易的煉焦爐也就成了。”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