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227章 刺事人

陳讓沒有動,有安平在身邊,他自然也用不著動。

他就站在那兒,等著對方的刀落下……

沒人可以傷害少爺,除非他死了,這是安平的底線。

所以,當黑衣人的刀落下時,他的短刀已經出手,以迅雷不掩其耳之勢,擋住那把寒徹刺骨的刀……

安平的短刀同樣是極品,兩刀相碰,溜出一縷火花,在夜空中,顯得特別的耀眼絢爛,那黑衣人估計是沒有料到安平竟有如此身手,一怔之下,揮刀疾攻。

此人的刀法,快如閃電,疾若迅雷,重逾泰山,刀刀催人命,招招要人魂,直來橫去,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動作。

安平用的是短刀,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硬接幾招之後,便覺吃力非常,只好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採用近身遊斗的方法,跟對方纏鬥在一起。

楊懷玉見那黑衣人武功出其的高,而且他所使用的刀法,並不是一般的江湖鬥毆手段,他這種大開大合,直來直去的刀法,頗有幾份戰場斯殺的味道。

當即舍卻眾人,一個翻騰,落在陳讓的面前,跟著銀槍出擊,一招躍馬中原,直取對方中三路,安平見楊懷玉來此,趁機退到陳讓的身旁,短刀橫握,護住陳讓和王安石。

楊家槍法,本就是應戰場而生,楊懷玉此番使來,同樣沒有多餘的動作,不管是直刺還是橫掃,不管是拖槍還是格槍,槍槍追魂,毫不拖泥帶水。

鬥得三五回合,楊懷玉忽地拖槍而走,那黑衣人見此,提刀猛追,剛行兩步,忽見楊懷玉猛地矮身,跟著一個旋轉,槍尖起花,疾刺而出,黑衣人剛想回刀壓槍,卻來不及了。

噗地一聲,銀槍貫喉而出,眼看是活不成了。

陳讓見此,輕輕地嘆口氣道“應該留個活口的……”

楊懷玉道“要活口容易,小弟這就跟陳兄捉個回來……”

說完之後,正準備提槍返回戰場之時,剩下的黑衣人見領頭者死,盡皆回刀自殺了……

楊懷玉愣了,對著陳讓尷尬地笑笑,“陳兄,實在不好意思,他們……這應該不怪我吧?”

不怪,我能怪你什麼?

陳讓心說,人都殺了,我怪你又有什麼用呢?

只是這些人寧願自殺,都不願意束手就擒,如此兇悍,倒是出乎陳讓的意料。

當即俯身下去,對著那人仔細地打量起來,好半晌才站起身來,也沒有說話,徑直走到第二具屍體前,同樣打量半晌,仍舊沒有說話。

直到看過十幾具屍體後,這才站起身來,緩緩地說道“看這些人的膚色,體型,還有他們身上的味道,不像不是蜀中人,倒像是北邊來的。”

這樣一說,王安石也注意到了,蜀中氣候溫潤潮溼,蜀人的面板普遍白嫩細滑,而且蜀人的個頭比較矮小,眼前的這些人,個頭普遍較大,而且面板相對粗糙。

關鍵是他們的身上還有一股羊騷味和奶味,這樣的味道,不應該出自蜀人,王安石點點頭道“你說得沒錯,這些人的確不是蜀人,蜀中很少吃羊,身上沒有這種味道。”

說話間,呼延慶提著雙鞭走過來道“兩位老兄說得沒錯,他們本來就不是蜀人,看他們剛才使的刀法,快狠準拿捏得恰到好處,進退出擊,相互間的配合也相當的默契。

因此,我判斷他們並不是普通人,而是經過嚴格訓練,上過戰場的軍人,他們的眼神中,有常人沒有的殺氣,一種只有殺過人才有的殺氣。

他們的身上,帶著馬奶酒的味道,因此我判斷他們應該是契丹人,只是讓我想不明白,這些契丹人為何來到蜀中,畢竟這裡隔著契丹,還有好幾千里路呢。”

“契丹人?”陳讓覺得有些疑惑,追問道。

呼延慶點點頭道“是的,契丹人,你是知道我的,我的祖上和楊賢侄的祖上,長年跟契丹作戰,他們的刀法特點,還瞞不過我們。”

楊懷玉也道“呼延叔叔說得沒錯,這些人的確是契丹軍人,就剛才那個黑衣人,跟我對陣時用的刀法。

契丹人是馬上天下,他們所使用的刀跟咱們中原的刀不同,刀法自然也不同,他們用的刀是曲刃刀,這種刀騎在馬上使用起來,可以省力,而且揮刀快捷,狠準。

而咱們的刀是直刃刀,剛才那個黑衣人,雖然用的是咱們合州送往西北的直刃刀,但是他使用的刀法,卻是曲刃刀的刀法,所以,用起來有些彆扭。

如果此人用的是他們慣用的武器,剛才跟他相鬥,估計沒那麼快要他的命,說不定,還真能滿足陳兄的要求,給陳兄留個活口。”

契丹是遊牧民族,常年騎馬征戰,雙股之間,早就形成一層保護性的繭子。

安平也是從北方過來的,深知其妙,當即上下,除掉一個人的衣服,用手摸摸大腿,果然不出所料,雙股間的面板果比其他部位要粗糙得多。

這時,文彥博走了過來,他的神色很凝重,他的神色很凝重,原以為四大家族不過是做生意的,有城中的廂軍就夠了。

事實上,當他派兵捉拿張文舉和6有長時,的確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這才把一部份廂軍派出去圍剿6家在都江堰的馬場。

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在那些黑衣人的猛烈攻擊之下,自己帶來的那些人,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眨眼間便損失大半。

如果不是楊懷玉和呼延慶及時趕到,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適才聽到呼延慶他們說這些人是契丹人,心有疑惑,走過來問道“呼延將軍說他們是契丹人,可有證據?”

呼延慶道“大宋有皇城司,西夏有一品堂,遼國有南北大院,南院下面又有刺事人,跟咱們的皇城司一樣,都是負責打探軍情民情還有敵情的。”

宋遼夏三國,歷史恩怨複雜,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大家最喜歡乾的事情,便是派間諜向對方滲透,只是像蜀中這種,成群結隊的,還真的是少見。

文彥博見呼延慶說得肯定,心裡仍舊有些疑慮,這些人有著如此明顯的身體特徵和味道,說他們是間諜,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

間諜不都是要隱藏自己行蹤的嗎?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