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233章 擒賊擒王

陳讓沒有回水榭山莊,而是回到府學,回到自己的官邸,今天晚上的成都府鬧得很兇,但大街上卻顯得異常的平靜,遠比平時要安靜得多。

兵兇戰危,歷年的兵災,早將老百姓的好奇心磨平了,這個時候出來看熱鬧,那是嫌自己活的命不夠長。

陳讓沒有說話,跟在他身後的安平、葉靈山、賙濟等同樣沒有說話,儘管他們有些疲憊,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護陳讓,也是他們的職責。

誰敢大意?

回到府邸,陳讓卻沒有半點的睡意,今天晚上,他是真正見識到蜀人的彪悍,巫家大院的這一仗,屍山血海,觸目驚心,絕對不是陳讓想要的結果。

巫家大院尚且如此,那比巫家大院更加險要的趙公山又當如何?他是真的不敢想象。

劉凝靜號稱十住菩薩,這樣的人,自己是肯定要殺的,那個王則,在他的記憶中,雖然是兩年以後,才起義的,但是,他既然來到蜀中,肯定是要一併解決的。

想到這些,陳讓的心裡就有些疼痛,沒有人天生喜歡殺人,他也不喜歡,但是,自從自己來到這個狗屁的世界,不管是在原州,還是在杭州,還是現在的成都府。

他的手上,血就沒有幹過。

兵貴神。

呼延慶和楊懷玉他們的動作,似乎遠陳讓的想象,陳讓剛剛洗漱完,還沒有上床睡覺,他們就已經整頓好兵馬,準備出了。

作為成都府的知府,剿滅地方匪患,本來是文彥博的責任,但是,成都府的內亂未息,文彥博是真的脫不開身。

有呼延慶和楊懷玉這樣的邊關大將在此,他也樂得順水推舟,更何況,他們當中還有一個陳讓,這個皇城司副都指揮使,有他在,他相信,趙公山一戰,肯定能夠圓滿解決。

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他沒有說,那就是趙公山,易守難攻,遠巫家大院,這次攻打巫家大院,雖然沒有用到掌心雷,但掌心雷的威力,他是見識過的。

這個陳讓,不但煉出了別人連想都不想的鋼鐵,打出別人連夢都不做不到鋼刀,還做出掌心雷,這種大殺器,連朝廷最好的器作坊,都製造不出如此威力巨大的東西。

攻打趙公山,有他領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所以,當呼延慶和楊懷玉向他請命的時候,他直接推給了陳讓。

是的,在這個節骨眼上,成都府也的確需要他坐陣。

趙公山在青城山上,離成都府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在那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年代,從成都府快馬疾行,差不多要走上一整天。

呼延慶這個時候催著自己起程,很顯然是想在天黑前趕到青城山腳,好安營紮寨,百戰之將,他的腦袋雖然不及陳讓,但行軍打仗那是他的職業。

一個人,最好不要用自己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呼延慶雖然沒有去過趙公山,但是,他早已經細作的口中知道趙公山的地貌,知道是場硬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安營紮寨,準備長期對抗,是他現在想的。

陳讓雖然想睡覺,雖然看見他那渾實的屁股就想踢他一腳,但是,呼延慶和楊懷玉的兵馬既然啟動,那就由不得他不想不去了。

沒辦法,只好簡單地收拾一下,便鑽進呼延慶事先給他準備好的馬車,而安平、葉靈山、賙濟等,則是騎馬隨行。

來到府外,卻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人頭,這些兵丁,呼延慶和楊懷玉帶來的只是小部份,大部份則是文彥博臨時抽調給他們的鄉兵。

好,很好!

陳讓掀開車簾,也只是簡單地說了兩句話,便倒在馬車上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簡單地吃過午飯後,又倒在馬車上睡著了,馬車搖搖晃晃的還真的是好睡,陳讓一邊睡覺,還一邊流著口水。

傍晚時分,隊伍來到青城山下,安營紮寨,那是他們的事情,陳讓、呼延慶、楊懷玉他們三人,則來到一個小土堆,用石頭簡易地搭起一個臺。

呼延慶從懷中掏出一束紙帛,放在平臺上鋪開,卻是一幅地圖,青城山的地圖,地圖很粗糙,只能看出一些大體的輪廊。

陳讓只是看一眼就覺得頭暈,他雖然學過地理,卻只是皮毛,而且,地理成績於他而言,並不好。

這張被呼延慶當成寶的地圖,他也只是簡單地看了兩眼,便不再看了,這是作戰地圖,臨行前,文彥博交給呼延慶的。

呼延慶的確是這方面的行家,拿著這張簡易的地圖,便開始排兵佈陣起來,哪些地方應該派兵駐守,如何駐守,憑的都是這張地圖。

陳讓站在土堆的最高處,望向趙公山的方向,此時的趙公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特別的的詳和,遠處還升起寥寥青煙,那是山民們在準備夜飯。

山下的一切,好像都跟他們無關似的,陳讓站在低處,風聲中,似乎還有孩童的歡笑聲。

劉凝靜在青城開壇佈教,從者雖眾,但大多數,都是最底層的老百姓,都是那些生活過不下去,想尋求寄託的可憐人,他們當中,至少到目前為止,都不知道劉凝靜的狼子野心。

戰爭,離他們似乎還有些遙遠,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並不認為山腳下的兵丁,就是衝著他們來的。

直到,那些出山辦事的人,想回趙公山,被那些兵丁攔住,這才覺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尋常,那是一個資訊極不達的年代,那是一個靠烽火傳遞戰爭訊息的年代。

趙公山上有烽火臺,卻沒有點燃,昨天晚上,成都府生的一切,他們似乎都不知道,或者,有少數人知道,但他們沒有公開,他們仍舊是不知道的。

直到那些想上山的人被攔在山下,這才意識到此事好像有些不尋常。

摩尼教自傳入中土,在陳讓的印象中,好像就一直沒有消停過,利用xx洗腦,利用百姓的盲從,從而達到自己的野心,陳讓從來都是看不起他們這種人的。

不管是摩尼教還是白蓮教還是拜上帝教,陳讓都不喜歡,既然普通的老百姓還沒有聞到戰爭的氣息,那自己何必把他們往絕路上趕?

擒賊擒王,才是他現在想得最多的問題。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