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53章 制度優越,莫敢不從

一個快年過中年的男人,被一個六歲不到的孩子,用知識給打敗了。

說出去,都讓人覺得臉紅和丟人。

不過……這位漢王爺,似乎不是那麼在意這件事。

“小東西,既然你提到了商鞅,不妨來說說看,他對秦國的貢獻如何?”

朱棣也被勾起了興趣,起了一些試探這小東西學識之意。

至於旁邊的漢王爺,當然是只能自動被忽視掉了。

往往很多時候,治國輸是輸在了制度之上,而不是輸在了大臣身上。

儒家的學說沒有錯,法家的學說也沒有錯,兩者都是互相在各自的領域裡面佔得一席之地。

不然為什麼當年先秦會允許百家之學在天下流傳?

有了學說,就有爭辯,有了爭辯就有進步。

如果天下幾千年都是一種思想,沒有任何爭辯,沒有任何改變,什麼都不會改變,什麼都會是始終如一。

只有適合大明的學術,沒有唯一的學術。

如今的大明外憂內患。

外指的是外敵。

內指的是民生。

“皇爺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興旺衰敗,自有定論,天下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瞻離只說了這一句話,然後就只顧自己去練毛筆字去了。

既然都來了大明,那肯定是回不去了。

有了一手好毛筆字,鋼筆字也能練的有來有回,讓人至少不敢小瞧。

古時候講究,字如其人,並非不是沒有道理,那是全然有用的東西。

而朱棣卻愣在了原處。

突然卻嘴角露出了一絲滿意。

難道不是嗎?

讓人驚歎的言論。

天下興盛的時候,是老百姓受苦,天下不好的時候,還是老百姓受苦,無論如何都是老百姓日子過得不好。

“小東西,皇爺爺也正在疑惑另一件事,為什麼自先秦流傳至今的法家,已經修改了無數次,還是有不少人無法學會,這到底是為什麼?”

朱棣也是陷入了死迴圈之中。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沒有辦法能在多種問題下,成功的辦好,辦成每一件事。

大明其實在百姓之中做的非常好,但在官員上面就做的不行了。

官員們常常是因為俸祿不夠。

人的慾望本就是無底線的,能得到更好的,那當然是想得到更加好的。

“天下要說誰最愛百姓,那自然是皇爺爺您!朝廷的官員們都有私心,想為了自己去謀福利,這沒有什麼不對,換誰到了那種高度,可能都會這樣去做。”

朱瞻離也是隨口說出了這些話來。

本身很多事情就不是想象之中那麼簡單。

皇帝比起朝中大臣,要更加愛惜天下百姓。

因為百姓為水,君為魚。

君要是沒有了水就活不下去了,可是臣要是沒有了君,還可以重新再推舉一個人出來當新君。

人心!

“小東西,你說的沒錯啊,這些都是你自己看書學習到的?”

朱棣有點意外了。

仔細回想了一下,這小傢伙每天除了看書就是練字。

只怕也是沒有外人可以接觸他。

真是天才。

能夠自學到這種地步,完全就只需要一個引路人,就可以完成人世間百分之八九十的事情,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