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119章 資源充足,佩服萬分

解縉額頭冷汗直流,明明是大冬天,卻在此時覺得炎熱無比。

站在這裡,渾身都在顫抖,彷彿他是站在一堆釘子之上。

不少大臣都開始悄悄議論了。

“看來解大人被關進大牢之後,連腦子都不太好使了。”

“是啊,我看解大人現在有點像是得了失心瘋似的。”

“就是,完全都不像是正常人,看解大人那個樣子。”

聲音雖然小,但是全部都被解縉聽到了耳中。

“根據朕的觀察,北京城外的那幾座高山,很有可能全是煤礦。”

沒有理會解縉,朱棣接著說道。

關於解縉的事情,他是打算以後再說。

現在大明有些政務,需要這個傢伙處理,暫時找不到更好替代他的人。

百官們現在更加佩服朱瞻離這位小殿下了。

如此聰慧,若是等十年之後,這位小殿下長大了那該是什麼樣的風景?

“王彥,你聽到了吧?讓內務府的人準備一個這樣的爐子,皇宮當中不允許有碳的煙霧存在!”

“是,皇上,老奴這就去辦。”

得到朱棣的命令,王彥馬上急匆匆的離去。

底下的大臣們目送著王彥的離去。

“爾等好好等著,關於這煤使用的爐子,朕讓內務府的人做出成品來看看,至於如今受凍受苦的百姓應該如何使用,這由你們拿出辦法來!”

朱棣不等底下百官們的推辭,揮了揮手,然後開始閉目養神了。

現在的大殿,因為火爐裡的木柴還在燃燒,也沒有顯得比較寒冷。

內務府的工匠們得到命令後,開始馬不停蹄的研究如何排掉煙霧的煤爐。

朱棣旁邊的朱瞻離因為太無聊,也跟著王彥跑到了內務府。

畢竟是他想出來的方案,由自己來指點,這幫工匠肯定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造出最好的煤爐。

由於皇爺爺還在宮內等著,現在朱瞻離只能讓這幫能工巧匠弄出一個臨時的煤爐,來證明他的辦法是對的。

三炷香後。

一個用鐵板製成的煤爐,展現在了大殿之內。

按照理論來說,應該使用那些隔熱比較好的材料製作,比如青磚,可以達到一點菸霧都不會留在大殿之內。

雖然看起來很小,但是由於內務府工匠們強大的動手能力,做出來的樣子也挺精緻。

百官們此時凍的直哆嗦,由於木柴剛剛燃盡,雖然他們穿著挺厚,在家中是衣食無憂,可是這樣寒冷的天氣,他們也扛不住。

“天哪,楊大人,這麼冷的天,您難道不冷嗎?”

一名大臣看向楊士奇,現這位大學士身子一點都不抖。

“老朽以前過得困苦日子,幾乎是從小就經常受凍,這樣的天氣,還可以忍受。”聞言,楊士奇不以為然的一笑。

“真是奇了怪,楊大人,您這樣的忍耐力,真是令人太佩服了。”

“對了,你們家中的木材可有用完?”

“別提了,估計還能堅持三天吧,如今這樣的氣候,只怕一個星期天氣難以恢復。”

有大臣都快哭了。

他們這輩子哪裡有遇到過這樣的天氣。

如果在南京,只怕不會遇到這種天氣。

誰讓當今聖上因為某些原因,害怕死後埋在他老爹朱元璋旁邊,最後搬到了北京城,定都北京。

其實定都北京也是為了達成戰略目標,以北而治南。

“來,點燃煤炭!”

朱棣也是略微感到有些意思,開始命王彥點燃那煤爐中的煤石。

王彥在朱瞻離的指點下,開始用火摺子,輕輕使用一些柔軟的乾草,放在上面一點,大火頓時燃起,裡面被製成蜂窩煤的煤石,一下子就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