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152章 初遇奇人,無字天書

“科舉考試的弊端,就在這裡嗎?”

朱棣小聲沉思道“亂世之時,天下百廢待舉,需要用科舉來選取人才為朝廷所用。

如今朝廷已經建國幾十年,弊端竟然出現的如此之快。”

朝廷之中,翰林院裡面就存在好幾個狀元郎,由於朝廷裡的大臣還沒有退位,他們沒有機會可以往上揮才能。

科舉年年都在考,可是實際上能用到的人才,始終就只是那麼幾個。

朝廷裡的大臣,往往就是從老當到死,一輩子都佔據那種位置。

才學與能力並不匹配。

“瞻離,你說爺爺要是把科舉的時間調整一下,是不是就可以除去這些弊端?”

聞言,朱瞻離輕笑道“爺爺,您這點想的完全可行,只需要加一條新的規則就好,過三十歲不得參加科舉就可以了。”

“剛才那位王相公,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考了二十年,一家子所有的積蓄,全部都花費在了科舉考試上面,到頭來,一無所有……”

弊端就在這裡。

還有一些才子能力突出,最後面臨的事情卻是什麼呢?

二十來歲就考上進士,被丟進翰林院,幾十年後才成為重臣,同樣的例子。

弊端都在一處。

大臣老了不再野心勃勃,反而結黨營私壯大自己的力量,這說明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無論是誰做上了朝廷的命官,年紀一大總會犯錯犯一些糊塗事。

歷朝歷代都已經凸顯出了這一點弊端,誰都沒有辦法避免。

就連唐玄宗李隆基前中期不也是英主?

後期突然跟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昏庸多疑居然還對自己的兒子下手,讓唐朝徹底變得衰弱下去後面的君主沒有一個讓大唐再現生機。

“小傢伙你說的對,我們可以再加上這一條,等這次科舉結束後加上這一條,就能限制很多不好的事情生。”

朱棣頓時一喜。

“朝廷從古至今從來不缺少大器晚成之人,終究只是萬中無一。”

朱瞻離搖了搖頭“皇爺爺,任何的政令都有問題只是沒有到爆的時候。

只能與時俱進,大明老百姓全都去讀書,沒有人種地用不了多久,大明一定也會大亂。

因為老百姓沒有錢能夠去參加科舉考試,能參加科舉考試的全是有家世的人。”

朱棣若有所思。

而後立馬醒悟過來“小瞻離,你說的對。”

“終究能夠入朝為官之人,都有家底,換言之再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大明讀書的人還是讀書的那一批人,老百姓也仍舊還是那一批人。”

“繼續下去,只有一種可能性,土地兼併的太過於厲害,百姓受不了壓迫最後揭竿而起對朝廷動叛亂。”

往此方向一想,就能想明白那麼多朝代,到底是如何滅亡的了。

臣子們把末期的皇帝都給架空,政令甚至連皇宮都出不去,直接被大臣們給截住了。

外面的有志之士傳來的真實的訊息,同樣也被攔截住了。

“兩位聊的事情還真有意思,不妨讓小生也說說看法?”

來人身著一身青袍,面容俊俏且放蕩不羈,看著像是隻有二十歲左右,此刻嘴角帶著一絲笑容。

“你是何人?”

朱棣被這人引起了興趣。

“在下廖青楓,為廖氏當家家主。”

此言一出,旁邊不少客人頓時目光掃射過來。

“廖家?天哪,這位大人物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切,什麼大人物,不過就是一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