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178章 蝴蝶效應,三元及第

“皇上,不知是何文章,竟引得您如此吃驚,能否讓老臣觀之?”

守候在旁邊的張璘一臉疑惑的問道。

小殿下和皇上都中意的文章,可見寫出此文章的學子才華有多麼厲害。

這次新科舉考試比較特殊,一些透過鄉試的學子也能參加。

也就是說,殿試和會試,考取第一名既是狀元也是會元。

能得此榮譽,恐怕大明朝就這一次機會。

“陛下,這等人才,若是不立為第一名,恐怕難以服眾!”

當看到那破題之時,張璘也是大驚,也露出了和朱棣一樣的表情。

“把糊名去掉,朕要看這位學子的原試卷!”

朱棣說道。

只有看到原試卷,他才會心安。

“是,老臣這就去取。”

張璘拱手後,連忙去拿原試卷。

大殿之內,頓時就只剩下朱棣和朱瞻離兩人。

“爺爺,此人才華橫溢,雖可以立為第一名,但瞻離覺得,應該讓他去一縣下擔任三年縣令,看其能力,再做調整。”

朱瞻離開口說道。

文章寫的再好,不過是錦上添花,只有辦實事才是大明需要的人才。

“這個辦法可以,不過其餘學子也要安排下去。”

朱棣想了想開口說道“只有這樣保證公正,學子們才不會洩氣,三年的基層生涯,入朝為官才不會被埋沒。”

若是隻有前三甲被派到底層鍛鍊,而其餘的學子卻一個個都能待在朝堂之上。

那這樣的考試,又有何意義?

一定會引起其他學子的不滿,造成動盪!

朱棣點了點頭,而後又看起了其他學子的考卷。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王者平天下之財,以道生之而已。(破題)

夫財不可聚而可生,而生之自有大道也,可徒曰“外本內末”乎?(承題)

且平天下者,而權夫多寡有無之數,宜非王事之本務也。不知生民有託命之處,無以給其欲則爭。兩間有不盡之藏,無以乘其機則敝。惟不私一己而以絜矩之意行其間,所為導利而布之上下者,誠非智取術馭者之所能幾也。(起講)

吾為平天下者言生財。(入手)

財本無不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氣立耗,而生人即無以自全,知其本無不生,而長養收藏,可以觀陰陽之聚。財亦非自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精易散,而大君於是乎無權。知其不可不生,而盈虛衰旺,可以調人事之平。(起股)

生財固有大道焉。(出題)

……

大道而精言之,則與性命相孚。以不貪為富,以不蓄為寶,清心寡慾,既以清生財之原而由是。

……

於財之未者而生之,生於天,生天地,生於人,而實生於君。《周禮》、《周官》,具見聖人之學問。於財之既生者而益生之,益而生,畜而生,節而生,即渙而益生。官山府海,只為霸國之權謀。(束股)

生財之道,即絜矩以平天下之大道也。(收結)

……

看完之後,朱棣不由感嘆。

若是沒有此前哪一篇文章,恐怕這篇文章被成為狀元,那是絕對可行。

只是有了那一篇文章,一切都變得黯然失色。

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這下會元和狀元都有了,就差榜眼的人選。

“接下來就交給那些大臣吧,不過雖然名單已經確定,可商科和工科的前三甲如何確定?”

朱棣有點頭疼。

此前朝廷大臣喋喋不休,沒有爭辯出一個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