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218章 不敢不言,內閣大臣

金幼孜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深得三代皇帝的信任。

在內政、邊事以及對皇儲的培養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始終保持謙恭的態度。

楊士奇曾詩讚金幼孜“才華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

在金幼孜去世的當夜,明宣宗曾近期輓詩,對他的去世表達了沉重的悲痛,並對其為官數十載的政治功績作了充分的肯定。

自幼即刻苦於學,其父金守正認為他很特別。

等待金幼孜長大以後,跟隨聶鉉學習儒家經典《春秋》。

學成後,入新淦縣學為邑庠生(俗稱秀才)。

金幼孜與練子寧同學,二人十分友善,練子寧曾經對金幼孜說“你在他日必為良臣,我必為忠臣,沒有互相辜負的地方。”

建文元年,金幼孜赴省城南昌參加江西鄉試,中第九名舉人。

建文二年二月,再赴南京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金幼孜列第十三名。

初入仕途,建文二年三月,舉行殿試,建文皇帝親自策問,金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賜進士出身,授職戶科給事中。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靖難軍在破南京城之際,曾經與楊士奇、解縉、胡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相約一起去死。

臨難時,最終只有周是修完成了他們的約定。

建文四年七月十日,金幼孜因其文學功底,被推薦擔任翰林院檢討。

九月,金幼孜與解縉、胡廣等七人進入內閣,參預機務。

十一月十日,金幼孜等七人皆升職,幼孜為翰林院侍講,官階承直郎。

永樂元年,明成祖賜予金幼孜象笏、幞頭與二品織金衣等物。

當時,翰林院和坊局之臣在東宮講書,都先要準備所講的經義,由閣臣閱正後,呈明成祖批覽,然後才得進講。

解縉講《書經》,楊士奇講《易經》,胡廣講《詩經》,金幼孜講《春秋經》,金幼孜藉此呈上《春秋要旨》三卷。

永樂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明成祖在右順門(今熙和門)誡諭金幼孜等內閣諸臣,都被賞賜五品公服,七人的妻子都奉旨面見皇后。

永樂五年十一月一日,明成祖擢升金幼孜為右春坊右諭德,仍兼翰林院侍講,官階奉訓大夫。

明成祖傳諭吏部,說在內閣當值的胡廣、金幼孜等人已任滿,不要改作他任。

永樂六年十一月十日明宣宗為皇長孫,

明成祖命翰林院近侍官員輔導明宣宗讀書,金幼孜參與其中,成為明宣宗的老師。

永樂七年,金幼孜隨明成祖巡幸北京,並賞賜錦衣狐帽、狐裘鞍馬。

永樂八年,明成祖北征,金幼孜與胡廣、楊榮隨行。

明成祖駐紮在清水源,有泉水湧出。金幼孜獻上銘,楊榮獻上詩,明成祖都以最高等級給予慰勞。

明成祖敬重金幼孜的文學才華,所過山川要害,總命他加以記載,金幼孜就在馬鞍上當場起草。

天黑時,金幼孜從馬上掉下來,胡廣、金純去而不顧,楊榮為他結鞍再行,走了一會兒金幼孜又掉下來,楊榮便將自己的馬讓給他騎,第二天才到達行在所。

那個晚上,明成祖派出十幾名使者追尋楊榮和金幼孜,但都沒有找到。

他們回來後,明成祖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