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進擊的大唐駙馬爺 第二二一章 ?杜荷的反擊(上)

“什麼東西,桃花庵歌?”一直關注杜家老宅動靜的李世民也有些懵。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讀了一遍新鮮出爐的桃花庵歌,房玄齡也有些牙疼“克明家的二小子不會真的打算直接歸隱了吧?”

“誰知道呢,之前的笑傲江湖雖有些狂放不羈,卻還有些鬥志,怎地幾天工夫,又弄出了這麼個桃花庵歌,莫不是被打壓的太狠了?”李世民有些懊惱。

杜荷這小子的確能折騰,也的確能搞事,可要說讓他就此下野,從此歸隱田園李二是捨不得的。

他還指望著讓杜荷再鍛鍊幾年,委以重任呢,若是就此給搞廢了,豈不是因小失大。

“來人,傳朕旨意,凡國子監、四門館參與鬧事的學生,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著十年內不得入朝為官;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家教不嚴,凡兩家在朝為官之人,皆降爵一級,罰奉三年。”

是的,就是太原王氏和趙郡李氏,這次國子監、四門館學生鬧事,主要就是這兩家的子弟煽動,李世民全都知道,甚至包括在那間不起眼的酒樓中兩個年輕人的談話內容,他也知道。

以前放任不管,是想要看看他們到底能鬧出多大的動靜,結果沒想到,這些人非但沒有適可而止停止胡鬧的行為,反而是變本加厲一味胡攪蠻纏。

卻不知,杜荷當初之所以會去嶺南推行改土歸流,主要還是奉了李二的命令,現在這幫傢伙不依不饒一直針對他,這代表了什麼?

打狗還要看主人呢,杜荷這條李二的忠犬被人如此欺負,讓李世民的面子往哪裡放。

聖旨一下,金口玉言,圍在杜家門口的年輕學生全都傻了,十年不得入朝為官……,十年啊,人生有幾個十年?

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凡鬧事者有一個算一個,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不管是被裹挾還是裹挾他人,全都被大唐幾大最高學府掃地出門。

滾蛋吧,老子這裡不養閒人。

十年時間不能入朝為官,這批人已經廢了,就算是等到十年之後又能如何,大唐的讀書人又不是死光了,頂著不明事理,不辨是非的判言,這樣的人就算十年之期過了又有誰敢用。

一時間,後悔者有之,彷徨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比比皆是。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陛下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我們。”

“天啊,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十年之後我已經年近四旬,哪裡還有出頭之日。”

“我就說不應該來,不應該來,杜荷喜歡寫什麼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們跟著摻和什麼啊,可憐我十年寒窗苦讀,最終卻落得一事無成,爹,娘,我對不起你們啊。”

“完了,全完了,數十年英明一朝喪盡,在下愧對祖先啊~~!”

天之驕子?!

我呸!

杜家的莊戶們冷眼旁觀,那些半個時辰前還群情激憤,彷彿不殺杜荷就不足以平民憤的學子們一個個哭天搶地、如喪考妣的樣子,十分解氣的啐了一口。

自家二公子多好的人啊,自己掏錢帶著全莊子的人財,被莊戶們誤會了也不解釋。

這樣的謙謙君子,你們也好意思來聲討,一個個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天天口號喊的山響,卻沒有一個真的彎下腰來替百姓做點實事。

“還是咱們陛下英明,這幫不知好歹的東西就不應該讓他們當官,否則還不知道有多少咱家二公子這樣的好人被他們冤枉呢。”

“就是,若不是二公子不讓咱們出頭,老子前天就準備命棍子把他們全都打走,真是,一個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麼德性,咱家二公子那可是長安第一才子,就算是做錯了事,也論不到他們這些廢材來指指點點。”

學子們本就被聖旨打擊的不行,再被莊戶們拿言語擠兌,連最後怎麼出的莊子都不知道,所有人都明白,這輩子完了。

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兩家長輩雖然知道國子監、四門館學子去杜家鬧事,卻不知道整件事情都是由他們兩家子弟策劃的。

聖旨一下,兩家主事的家主全都炸毛了。

這不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麼,就算想要打壓勢家也不至於用如此拙劣的法子吧,還兩家所有在朝為官的官員全部降爵一級,你咋不全都革職查辦呢。

面對不斷回來哭訴的家族成員,兩家家主頭大如斗的同時,總算還沒有失智,第一時間將家中子弟全部召回,挨個詢問到底有沒有人參與這次鬧事。

這一問,‘王兄’和另一個李家子弟藏不住了,老老實實站出來承認一切事情都是出自二人之手,目的是想要給杜荷一個難忘的教訓。

“逆子,逆子啊!”王氏家主差點沒氣吐血“就憑你們兩個也想跟杜荷鬥,你們憑什麼,你們知不知道,杜荷在陛下心中是什麼地位,給他一個難忘的教訓,你們以為自己是誰!”

“祖父原諒孫兒吧,孫兒只是覺得……覺得杜荷實在太過囂張。而且,而且前段時間家裡不是也一直在打壓他麼,孫兒只是想出一點力。”‘王兄’面色蒼白,無力的辯解著。

“打壓杜荷,那是因為他做的事情損害了大家的利益,打壓他並不是目的,目的是阻止陛下推行改土歸流。蠢材,看看你幹了什麼,你這是主動將把柄送到皇帝手裡,你……,你給老夫去祠堂跪著好好反省!滾!”

好氣哦,原本已經無事了,改土歸流無疾而終,大家又可以繼續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

結果沒想到,節外生枝搞出了這麼一個小插曲,給了李二下狠手的機會,王氏、李氏丟爵者十餘,降爵者二十多。

更不要說國子監、四門館中許多學子也是兩家的門生,十年不得入朝為官,之前那些年的培養成了無用功,兩家的損失大了去了。

喜歡進擊的大唐駙馬爺請大家收藏進擊的大唐駙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