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席捲天下 第290章 正式接觸

一聲“拿下”,東晉這邊的甲士和武士皆是抽出兵器向漢部來人圍上去。

魏駿馳吼:“結陣!”

剎那間,跟隨而來的漢軍甲士也是抽出兵器,原本扣在後面的小圓盾被拿起來,金屬的碰撞和摩擦聲是隨著甲士在結陣不斷地出現,然後是圓盾的碰擊聲。

一個小圓陣就是在十來個呼吸之間就形成,裡面的人或是手持戰刀或是手持連弩,等待一聲“喝!”被齊聲吼出的時候,伏偉帶頭高喊“漢軍無敵!”,餘下的人皆回應“漢軍威武!”,不管是從場面還是動靜而言,五十人所帶來的聲勢十足。

亭子裡的東晉將校,他們齊齊看向庾冰。

風在吹,秋季的山頭大片樹葉已經泛黃,風勢稍微大一些就是捲起了一些草屑,引得樹葉與草屑飄在半空中卷著,配合即將落下的夕陽給人一種如畫一般的意境。

從這邊向外看去,長江能夠盡收眼底,河道之上的水正在倒映著天空的火燒一般的雲層,水還承載著數量龐大的船艦,那是漢部的大艦隊正在分批進入長江河道。

長江北岸那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有林立的白色帳篷被搭建起來,看佈局的情況,能猜測出該是要容納一萬人左右?

伏偉很平靜地透過盾陣的空隙看著外面的東晉武士,說道:“十步為界,進入十步內,弩箭射殺之。”

魏駿馳訝異地看了伏偉一眼,應:“諾”,又對袍澤高喊:“都聽到了,十步為界,進入十步內,弩箭射殺之!”

漢部不是來乞討的,也不是來示弱,沒有道理別人一聲拿下就被嚇得屁滾尿流。再有,伏偉事先一再被紀昌交代一點,一定要強硬,不能有一絲的軟弱。

【但凡有半點頭腦,他們也不會做出殺掉使節的事情。】伏偉走了幾步,遠遠地看著面無表情的庾冰:【我軍佔領長江北岸的時候該動手他們已經動手,不會眼睜睜看著,可他們沒有動手。】

漢部想要展現的東西已經顯示出來,或許東晉這邊的人後悔剛才眼睜睜看著,事情卻是已經發生,怎麼都該到了互相溝通的時刻。

“漢部的人,皆為你等這般嗎?”庾冰確實就是想要擺出一個下馬威,他需要一個臺階,嘆息道:“難怪能在胡人肆虐的中原站穩腳跟,並發展壯大。”

伏偉這個時候就該遞出臺階,他笑道:“胡人已經勢弱,正是我等攜手同心共同擊胡的時局。”說著,他對魏駿馳下令道:“解散盾陣吧。”

魏駿馳依然應:“諾!”

下馬威沒有下成,庾冰不是真的要動手殺人,只能是揮手示意東晉這邊的甲士和武士退開。

“如足下者,於漢部該是大才吧?”謝安年輕,官職算是中等偏上,這個時候說這些就是為了緩和氣氛:“不知是何官何職?”

“在下添為我家君上麾下從事,職為軍侯,爵為簪嫋。”伏偉謙虛道:“如我者,於君上麾下車載斗量,是不敢稱大才二字。”

“客套話就不用說了。”庾翼是個急性子,徑直問:“貴軍要佔領徐州了?”

“三個月前,我家君上揮軍數萬已經南下,於彭城郡與石虎第九子石遵展開激戰。又有偏師順沂水南下,已經攻取下邳郡。”伏偉不需要隱瞞什麼:“攻取徐州對於我家君上而言,不過是反掌之間。我軍攻下徐州後……”

“你們下一步便是攻取江都和江水祠?”庾冰寒著臉:“漢部攻取徐州有待權商,佔領長江北岸便與我等隔江相望。”

石碣趙國的水軍弱小,東晉的水軍強大,長江一直以來就是東晉佔優的戰場。

漢部已經出現的艦隊看去就有三百艘,那麼還有多少?

長江出海口對於沒有海上貿易的東晉其實沒有多麼重要,可是稍微懂得地理位置優勢的人絕對能看出一點,掌控著長江出海口等於是控制任何一方想要出海的可能性。

要說以前東晉不重視長江出海口,看到漢部艦隊從大海而來,要是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漢部將長江出海口控制住而無動於衷,那也顯得太愚蠢了。

“長江北岸不為晉國所有,我軍可以從石碣趙國那裡奪取,晉軍也能。”伏偉抬起手指向長江,說道:“紀長史之前發出邀請,晉軍想要殺賊儘可渡江而戰。”

庾冰一時間沉默下來,他們還沒有搞清楚漢部為什麼要攻取徐州,尤其是在彭城郡作為一個釘子沒有拔除前的攻取。

東晉小朝廷不希望奪取揚州對面的長江北岸嗎?恐怕是不盡然。他們之所以沒有攻取,有地理位置上戰略的考慮,亦是東晉小朝廷的政治環境不允許。

“安排他們休息。”庾冰先是對謝安說完,等待謝安將伏偉等人帶走,他憂心地對庾翼說道:“石碣的水軍我們能夠輕易對付,那是攻取江都和江水祠後放棄的原因。漢部水軍不像我們猜測中的那樣,不懂水戰,相反他們似乎頗為熟悉水戰。換做漢部的軍隊與我們隔江相望,不會比面對石碣趙軍好多少。”

庾翼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劉彥為什麼要攻取徐州靠海區域,又是為什麼在青州面臨至少兩路威脅的時候派遣軍隊去與石遵火拼。

“漢部水軍從大海而來。”張恆不得不提,他覺得很多人似乎遺忘了什麼,提醒道:“哪怕是漢部水軍不駐紮在長江北岸,難道就不能從大海的其餘方向登陸長江以南的陸地?”

庾冰當然就是想到了這個,要不就不會是眼睜睜看著漢部的軍隊進入長江水道。他思考的東西更多,從伏偉的態度上可以發現漢部表現得極為剛強,壓根就不是會任由東晉朝廷拿捏。

這樣一來就需要思考更多的問題,隨時能夠登陸長江南岸沿海的漢部,他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