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席捲天下 第522章 誰人之國

站得過於高,看下方肯定就會模糊,一國之君不可能時時有機會下到基層,哪怕是下去了看到的也可能不屬於真實,等到的可能也是加工過後的材料。

劉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清晰,不能成為地球的球長,怎麼也要當上世界島的島主。有系統這個金手指作為前提之下,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在培養非系統的“基本盤”,並不是單純地用系統給予的力量進行橫掃。

培養國民心氣,造就國民的尚武精神,除了給予一個不再被胡人隨意肆虐的生活環境之外,怎麼來讓國民可以養活自己就成了一切的前提。

將石羯趙國打得半死不活,慕容鮮卑的威脅沒有那麼迫在眉睫,已經滅掉李氏成漢,對東晉小朝廷的滅亡之戰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怎麼都是時候來關注一下國內的百姓狀況和恢復生產。

劉彥知道統治一個國家容易治理起來卻難的道理,統治只要掌握足夠的武力就能辦到,要治理國家卻不是隻有武力。

漢國一直在進行人口登記造冊,止於元朔四年冬季時期,登記造冊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千萬,那是青州、徐州、兗州、冀州、豫州、司州、關中三州以及其餘部分佔領區已經登記的數量,以上這些地方肯定還存在疏漏,比如躲避在深山老林的那些人。

還沒有進行人口登記造冊的地方不少。益州和梁州(巴蜀)光復的時間僅是不足半年,光是清剿殘餘和諸蠻都還沒有完成,登記僅僅是一些城池中的一部分。長江以南目前還屬於戰區,軍隊光復一地之後進行的是軍管,地方官的指派還需要等待戰事平息才會進行。

根據中樞經過查閱典籍之後估測,巴蜀以及長江以南至少會再給漢國增添至少六百萬的人口數量,要是接納諸越和諸蠻,會在六百萬的基礎上再增添六七十萬。

完全滅掉東晉小朝廷之後,漢國的總人口數量不會低於一千五百萬,這個資料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中原皇朝人口數量有幾個升升落落的時期,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進行人口普查,巔峰時期的人口該是超過三千萬,到西漢初年時期只是剩下一千八百萬不到,西漢巔峰時期人口數量達到六千三百萬,王莽亂政到劉秀建立東漢時的人口為兩千七百萬,東漢鼎盛時期的人口超過六千五百萬,到黃巾之亂、諸侯混戰時因為瘟疫頻發剩下不足一千萬,三國鼎立時期的曹魏不到四百五十萬、孫吳不到兩百萬,劉蜀堪堪七十八萬,西晉初年不足一千萬,西晉巔峰時期人口三千萬左右。

劉彥不斷光復漢家舊土,等待連長江以南都收復之後,人口也就是一千五百萬,而這一千五百萬裡面其實是有不少的歸化胡,那麼就是說短短不到三十年之內,死於戰亂的人口就不下於一千七百萬!

一個領土廣袤的國家只有一千五百萬左右的人口,可以說會形成地廣人稀的局面,不過考慮到現如今各地的開發情況,像是西南與南方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是蠻荒狀態,僅是中原和長江流域開發程度較高,就會形成一種人口過度集中和幾乎沒有居民的兩極現象。

一直是到盛唐時期,中原皇朝的西南都還是蠻荒狀態,南方沿海區域實際上也是沒有多少人,再來就是西部地區人口也是缺少,等於還是隻有那些被開發的區域被利用。

“諸卿。”劉彥此時是高坐龍椅,看著下方分兩邊屈膝跪坐的眾臣:“說說應當怎麼來改變這一現象?”

今天是大朝會的日子,又因為到了冬季述職期間,該來到中樞的文武除特例之外都在。

龍椅只是一個稱呼,石虎這個胡人弄的座位全是黃金,鑲著一些寶石與寶玉,兩邊更是翡翠扶手,不過並沒有弄上龍形狀的雕刻,倒是有著不少奇奇怪怪的雕紋,卻是沒有多少華夏文化色彩,大概是西域那邊的特色。

主殿很大。從門口到龍椅的位置總長超過兩百米,大殿正中央是一個水池,水池被一條橋分為兩邊,中間部位留下一個臺子,兩邊的水池裡有豎立起噴水的雕塑,雕塑一樣是十足西域特色。大殿被水池分成了兩邊,地面是優質名為的木材地板,讓文武待的地方微微地隆起,設有坐圃,靠近龍椅的位置甚至安排著案几。

龍椅距離文武所在的位置應該是有個十來米,先是空出一片用玉石地磚鋪成的地板,下了九道黃金臺階往下又是一片空地,隨後才是文武所在的位置。

再看看主殿的其它地方,支撐屋頂的每一個圓柱,分位置圓柱必然是有各自的特色,不是鑲金戴玉,就是包上含有刻紋的金銀,最次的也是包著銅雕塑。

比較奇異的是,水池正上方的屋頂並不是瓦礫,是一片片的薄玉,使陽光可以透過薄玉以溫和的光線照射而下。

光是這麼一個主殿就是這樣,其餘宮殿、章臺與樓閣更是金碧輝煌,甚至還有專門用來開無遮掩大會的玉閣,可以想象石虎是驕奢淫逸到什麼地步。

紀昌曾經計算過,要是將鄴城和襄國的宮城拆了,換算軍資下來可以支撐二十萬大軍至少十年的用度。注意了,僅僅是拆了宮殿,可沒有算上石虎沒有帶走的那些奇珍異寶。

以全國之力來進行享受,建立起宮闕,要是當初冉閔真的“毀屍滅跡”成功,冉閔自個兒肯定是要富可敵國,手底下的那些人肯定也要吃得滿嘴流油。而這僅是石虎一二十年的搜刮,也就難怪僅僅是洗劫阿房宮和挖了始皇帝部分陵墓就讓項羽常年不愁西楚國的軍費,僅是洗劫咸陽宮部分珍藏的劉邦則是能夠有軍費再殺出關中。

中原的生產力基本是被破壞殆盡,有財帛不一定有什麼用,主要是有錢也很難購置糧食,再來是現如今的軍隊壓根就沒有軍餉的說法,也僅是在得勝之後進行一些賞賜會用到財帛。也就是說亂世之下,財帛當然有用,可是沒有糧食那麼實在。

身處亂世的人最想要的不是財帛,對於糧食的渴望絕絕對對要超過珍寶,有了生產的安穩環境之後,可以產出糧食的土地也就變得珍貴,再有就是華夏苗裔深入骨髓對土地的渴望,休養生息的國策透露出去後,國內延伸出那麼多問題也就不難想象了。

勳貴開始對土地表現出不擇手段的渴望,劉彥在沒有了解具體情況有多麼嚴重,涉及的人員有多龐大之前,不會說一開始就殺得血流成河,擺在他面前的是,怎麼來避免,又該怎麼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