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席捲天下 第586章 攻涼

卻如鍾興所猜,半個月之後開始進入冰雪融化時節,不過哪怕是冰雪已經開始融化,一時半會也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行動。

謝安是在冰雪融化之前率領大軍抵達狄道,帶來的是兩個騎兵軍、一個步兵軍和將近三萬的郡縣兵。

大批部隊抵達狄道,使得這片營盤密佈。

漢軍這麼大的動靜當然無法瞞過有心的探子,對於天氣允許之後漢軍將大舉入侵張氏涼國,張祚能夠做到心裡有數。

張重華繼位一年不到便在狼居胥山附近被生俘,還摺進去了一兩萬的涼軍精銳,對於張氏涼國來說,不管是從政治上,還是從實力上,是真正遭遇到了重創。

一國之君被俘,對國家的軍心民氣打擊必然十分嚴重,人心惶惶還只是基礎,人心思變卻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僅是張重華被俘的訊息被證實,西涼眾多世家就開始坐不住。

自古以來世家看重的只有本家族,什麼國傢什麼社稷都是次要。太平盛世之時,他們是依附在皇權之下,利用到手的權勢和在地方上的勢大,像蛀蟲拿百姓當營養一般汲取。每當遭遇皇權擠壓,他們就會竭盡所能讓國家亂起來,實力強大的世家要麼是直接參與逐鹿,要麼就是尋找所謂的真龍攪動風雲。

世家眼中無國家,有的只是家族利益,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忠誠之心。眼見石羯趙國短短六七年之內覆滅,拓跋代國亦是在漢軍的進逼之下將亡不亡,按照世家的認知是,漢國顯然又會成為一個有希望完成大一統的皇朝,無法去力抗只能選擇加入其中。

同樣有心從一條破船跳到漢國這艘鉅艦的世家並不少,差別就是張氏涼國的情況比較嚴重,與漢國大量派遣細作進入張氏涼國有關,更多的是張重華被俘,以及張祚、張天錫的一些舉動。

國主被俘了,嫡長子只是一個黃口小兒,相反是國主的兩個兄弟年歲高且一直努力經營,國逢大難又內部存在權力傾軋,怎麼去應對外部的危機?

一個國家的滅亡會有很多的因素,外部壓力有時候並不是導致亡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在有外部壓力的同時內部還不團結一心,內外交困之下導致國家的滅亡。

張祚和張天錫都是野心勃勃之輩,早就窺探涼王寶座,張重華的得位是張駿親口親筆所定,張祚和張天錫沒有大名義只能將野心深藏。要是張重華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的話,張祚和張天錫再怎麼不甘心也只能忍耐下來做好一名皇親國戚的臣子,但張重華出現意外,那就是兩說了。

事實上不用漢國這邊多麼地去挑動或是鼓動,張祚和張天錫在張重華被俘之後就會有自己的行動。

有漢軍即將入侵,張祚和張天錫還敢妄動?他們的想法其實比較實際,恰恰就是有漢軍要入侵,才應該儘快奪取那張王座。

張氏涼國的嫡長子張耀靈沒有被事先立為太子,年紀也實在是太小了,母族還不是強大到可以一舉影響國家走勢的那種,國家遭遇艱難時刻,由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當涼王,是一件好事嗎?

張祚有一名心腹叫趙長,趙長是張重華所封的右司馬,這位右司馬可是給張祚辦成了一件大事。

大概是在兩個月前,張重華被俘的訊息剛剛確認,趙長就開始進行運作,拉攏收買朝中的文武,又製作張重華的假詔書,配合張祚調遣回朝的兩萬大軍,一舉拿出那份假詔書進行宣讀。

假詔書只有一個核心的意思,就是如果張重華出現什麼意外,任命張祚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撫軍大將軍,輔佐朝政。

沒有一步到位是趙長與張祚商定之後的意思,大概就是覺得多少是該留點臉面,不能將事情做得太難看,應該先掌握大局,等待後面水到渠成的時候再登基為王。

“根據那些投靠的世家傳來的信報,張天錫並不承認遺令,另有張瓘、張邕等人拒絕承認。”謝安多少是帶著一些可惜,說道:“只是他們保持相當的剋制力,沒有引兵攻擊張祚以及所屬。”

冰雪化開了,看近期都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再等個十天半個月路面該是要變得堅硬,那個時候就是漢軍大舉入侵張氏涼國之時。

“金城由張衝作為守將,城內大約有三萬涼國的邊軍,另有從四周徵募計程車卒接近五萬。”鍾興是前沿指揮,收集敵軍情報屬於必然:“副將是易揣。”

每個國家都會將自己的軍隊劃分級別,中央軍當然是屬於裝備最華麗的那一梯次,但是最能打的絕對是邊軍,一些臨時徵召青壯成軍的部隊則是最弱。

張氏涼國與被滅的東晉小朝廷一樣是世家政治,差別就是在於張氏本身就是西涼最強的世家,不像司馬氏那樣主弱臣強。

因為一樣都是世家政治,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其實都是出身於各個大大小小的家族,能夠成為一方軍隊主事階層基本都是大家族子弟。

謝安很清楚世家政治是個什麼狀況,也就問:“可有敵將暗通款曲?”

“將主所料不差。”鍾興比較嘲弄地說:“除開一些將校,金城副將已經暗中投靠大漢,承諾我軍一到便會里應外合。”

戰爭還沒有爆發,敵國卻有重要將領事先投靠,除開張氏涼國前景看著不妙之外,離不開漢國表現出來的強大,儘管敵將暗中投靠對漢國是好事,可對於反骨仔該看不起還是看不起。

金城是張氏涼國在東邊的軍事重鎮,長年累月地修建和加固之下,城防設施完善齊備,真要硬攻不是說打不下,可損失必定會不輕。

張衝是金城本地大族子弟,他擔任金城太守已經有些年頭,早在張駿主事的時候就是。

根深蒂固說的是什麼?大概就是張衝這種情況。張衝的家族在金城的名聲一直不錯,與城中各家族也大多交好,由他來率軍進行防禦城池,可以絕大部分地協調城內各家族協助,也能夠得到城中百姓最大程度的支援。

包括謝安在內的漢軍將校,他們對自己所率軍隊的戰鬥力當然有足夠的信心,可是能夠更輕易地奪取金城這座軍事重鎮,自然也是歡喜的態度,就是不能太想當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