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席捲天下 第928章 御天下者

禮儀都是文明社會進入到一定規範之後,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制定了形式不同的禮節,才成為一種某種場合的行為規範。

沒有人天生是知書達理,全部都是生而識習之,才會懂得在什麼樣的場合去遵守一些什麼規則。

簡單而言,漢人的行為規範都是在後天養成,他們不越線是建立在越線之後會遭遇到什麼樣的懲罰。

種種的律法規則約束了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樣的事情做了會得到什麼懲戒,成就了漢人看去遵守次序的社會環境。

百官以及爵位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他們從昨晚就是待在宮城之內,往年只是參加跨年的宮城活動,今年卻是因為劉彥的稱帝日子選在大年初一,就在宮城之內等待儀式的開始。

宮城並不缺乏可以休息的地方,昨晚睡覺的人卻是極少。

擔負儀式某些責任的官員,他們需要為了白天的事情而忙碌,一再確認某些環節,做到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沒有擔任責任的人,他們大多心情極度振奮,興奮狀態再加上環境使然,寧願與人徹夜暢聊都不願意將時間用在睡覺上面。

凌晨三點的時候,宮城一隊隊的宮女提燈夜行,嗓門大的女官喊著到了什麼時辰,睡著的人起來梳洗準備忙碌,沒睡的人也是前往梳洗進行各自的準備。

東方還沒有出現魚白之前,該準備好的已經全部妥當。

昨夜的長安城也是一座不眠之城,其實每年的過年夜都是漢人的不眠之夜,那是有守夜的習俗,睡覺的一般是老人和小孩,壯年人就是再無聊也會杵著不睡覺。

相傳遠古時期的年獸會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出來吃人,燃燒篝火以及製造炸響聲嚇阻年獸並不保險,就需要有人徹夜值守,一旦發現危險好警告眾人進行抵抗或是躲避,過年守夜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早在昨晚的午夜過後,宮城外面的廣場就陸陸續續有百姓前來。

宮城廣場的每一個夜晚,石燈臺都會被點燃照亮,廣場是不缺光線,百姓過來之後不會去靠近城牆或宮門,甚至都不會踏及走道,他們或是一家人選個地方坐下,或是認識的人聚成一團。

隨著前來宮城廣場的人越來越多,空間自然是變得擁擠,人就無法悠閒地坐下,得是站立起來。

宮城每晚都會有人值夜,包括廣場以及城牆,守衛最為森嚴的則是各處宮門。

禁衛軍並沒有驅離前來的百姓,不但是過年時節不驅離,平時的白天只要沒有靠近宮城百米之內也是不會進行驅趕,夜晚卻是不允許有百姓過來。

過年夜比較特殊,百姓前來宮城廣場被認為是君王與民同歡的行為,夜間不再限制百姓來到廣場,只是依然不能靠近到百米之內。

在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宮城廣場包括宮城面向東面的青龍大道的兩側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

沒人去大聲的喧譁,可是哪怕以正常的音量說話,太多的人講話就會形成喧鬧聲,像極了一大群蜜蜂弄出來的“嗡嗡嗡”聲音就沒有停過。

東方出現魚白之後,宮門的左側城門是在響亮的“嘎吱”聲音中被緩慢開啟。

最先從宮門走出來的是一隊隊的禁衛軍,他們沿著過道每一米站定一人,形成了由士兵構成的警戒線。

宮門被開啟之後,原本在交談的百姓就安靜下來,每一個人都是對著宮城做出翹首以盼的行為。

大概是半個小時之後,宮門的正門和右門又是在響亮的“嘎吱”聲中被緩緩開啟,外面的人向裡面看去,能夠看到穿著盛裝列隊靜立的隊伍。

第一聲歡呼不知道是誰率先喊出來,隨後有人跟隨,現場很快就響起了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就是在歡呼聲中,紀昌和徐正並列向前邁步走出宮門,身後的人緊隨邁步。

從正門走出的那些人,他們都是穿著侯爵級別的冕服,往早了說就是諸侯正裝,款式與天子冕服最大的區別是在冠以及綬,然後就是章紋以及圖案上面,大體上則沒有太大的不同。

早先就已經被封侯的人並不是太多,今天身穿侯爵冕服列隊而行的人數量上卻是不少,有百姓好奇數了一下竟然多達三十七人,比他之前知道的侯爺足足多了二十位以上。

以前劉彥對封侯是非常吝嗇的,擁有參與滅掉敵國的主要功勞是封侯的基礎,導致封侯的人非常有限。

今天不是侯爵卻能身穿侯爵冕服走在佇列之中的那些人,他們也是在一場滅掉敵國的大戰中獲利了主要功勞,但比以往被封侯的那些人肯定是存在水份。

如今的漢國比之前的朝代在封侯上面更加謹慎,也註定了侯爵的金貴和份量十足。

像是西漢開國時光異姓王就有八位,徹侯以及關內侯多達一百四十五位。

劉邦封異姓王和侯爵並不是看功勞,像是漢初三傑的張良評定功勞是被排在第六十二位,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的韓信才是第二十一位,蕭何倒是排在了第一位,但蕭何是劉邦的鄉黨,連帶曹參、張敖、周勃、樊噲等等都是排名在前十,另兩個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甚至總攬後勤的呂澤和呂釋之乾脆就是吊尾。

統一王朝的功勞論定,西漢開國的功勞論定不以功勞而以遠近親疏,到了東漢的開國功臣評定排行才算是靠點譜,一些分裂的割據立國一般也是看遠近親疏,連重新使天下歸一的司馬氏也是採取遠近親疏。

劉彥是孤家寡人,就算想要搞遠近親疏都搞不起來,採取的是嚴格的功勞論定,但是並沒有進行排名。

實際上當今的漢國還是有功勞排名,只不過並不是劉彥來排,是非官方的一種認可度。

像是列隊而行的佇列就是參考了那個認可度,紀昌和徐正並排而走,驃騎將軍和御使大夫在第二佇列,四徵將軍和九卿中的治粟內史、太僕、少府、廷尉處在第三佇列,第四佇列則是九卿的其餘官職,後面則是其餘人,整個佇列攏共五排。

劉彥要稱帝,必定是要傳送大禮包,三公九卿以前沒有封侯的人,只要不是真沒功勞基礎,今天終於有一個算一個都封侯了。

一樣享受大禮包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功勞有所欠缺的人,認真評定可能會差那麼一點點的距離才能封侯或是晉爵,關鍵是劉彥稱帝必須要普天同慶,差一絲絲功勞才能晉爵的人在評定時就被晉級了。

整座長安城響徹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聲浪一卷再卷,擴散出去響徹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