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席捲天下 第1040章 瓦解

艾爾巴塔逃得快,離開“城牆”大約兩百米左右覺得安全了,停下來看向隨時都可能發生爆炸的“城牆”那一邊。

爆炸真的發生了,都讓艾爾巴塔不知道該是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還是沮喪費時費力建造起來的“城牆”就在那一聲聲的爆炸聲中倒塌。

“城牆”那邊的爆炸只是一個開始,沉寂了有一段時間的漢軍青銅炮加入到奏響之中。

漢軍炮兵部隊已經抵近到“城牆”三百米之內,他們開火的目標並不是轟擊城牆,是利用炮彈的一個曲射彈道原理,炮擊“城牆”後面的反漢軸心聯軍營區。

那一道“城牆”被炸出一個又一個缺口,先是一聲“漢軍威武”的咆哮聲出現,隨後就是用漢語吼出來的“殺”聲震天。

幾乎沒有什麼損失的漢軍刀盾兵又衝鋒了。之前交戰消耗了體力計程車兵變成了後隊,沒怎麼消耗體力計程車兵則是成了前隊。他們穿過被炸塌的位置,有如虎狼那般地衝進反漢軸心聯軍的營區。

“我們之所以不繞過這一個城牆,就是要告訴他們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李匡看上去神情放鬆,對取得這一場戰役的勝利抱有絕對的信心:“用於軍事用途的火藥出現之後,城牆的作用被降到最低。他們會了解到這一點,產生恐懼。”

羅馬人主導之下建立的“城牆”是一道筆直的形狀,不說它只是千米左右,就是它有數十里的長度,以戰場地形而言,漢軍並非不能繞開。

李匡再怎麼樣也是一個戰區的統帥了,看待任何事情需要提高眼界,其中就包括明白將恐懼傳播到敵人之中。

“都護。”宋平剛剛接到彙報,興奮地說:“另外一支部隊已經進入位置。”

這一次對“城牆”發動攻擊的漢軍堪堪接近一萬的數字,自然不是所有漢軍都加入到攻勢之中。

李匡是喜歡打堂堂正正之戰,卻不會忘記戰爭並不止有陣對陣的打法,提前對局勢進行估量和判斷,猜測最可能出現的局面,進行有針對性的佈置,方為一方統帥的素質。

這一邊的交戰開始之後,另外一支漢軍展開了自己的渡河行動。

他們有足夠好的運氣,成功地在沒有被發現的前提下渡河成功,一段急行軍之後在正面戰場的反漢軸心聯軍營區後方二十里停了下來。不過他們的好運氣到此也就結束了。

羅馬和薩珊再怎麼樣也是帝國,他們並不是野蠻無知的茹毛飲血之輩,哪怕不在百里之內佈置斥候,三十里內肯定會進行警戒的佈置。

不過發現了是一回事,那些發現了另一股漢軍的反漢軸心聯軍斥候,能不能成功將訊息帶回去又是一回事。就算是在斥候之戰中倖存,他們卻是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沒可能那麼快就將訊息帶回去。

“那我們應該加把勁了。”李匡對另一支部隊成功迂迴到敵軍主力後方自然同樣興奮:“他們的主營區已經無法形成有效指揮鏈,其它的分營地只會是各自為戰。”

反漢軸心聯軍的數量著實是太多了,沒有可能說全部的人都擠在一個營地。

其實哪怕是能夠建造出一個夠龐大的營地來容納部隊的所有人,除非是一個壓根就沒有軍事常識的人當主帥,要不然稍微有些常識的主帥都不會將所有部隊集中在一個營區之內,是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分出主次來對部隊進行佈置。

正在被攻擊的這一個營地就是反漢軸心聯軍的主營地。說是一個營地其實有些籠統,事實上一樣是分割了大大小小的營區,例如羅馬人一個營區,波斯人一個營區,之類的。

被佈置在外圍的不會是羅馬人或波斯人,不但是這個主營地這麼安排,其餘的分營地最多就一小隊的羅馬人或是波斯人當監督的角色,其餘都是各族的人員。

面對漢軍的營區被攻進去,之前艾爾巴塔先逃引起了混亂,漢軍刀盾兵殺進去後根本沒有遭遇到成規模的抵抗,便是有反漢軸心聯軍計程車兵反抗也是個人或是小規模,難以在成建制成規模的漢軍刀盾兵攻勢下支撐住。

漢軍刀盾兵是用每隔一段距離的輪換方式一直向前進行滾動衝鋒,他們的任務是不要給敵軍有喘息的時間,將敵軍已經發生的混亂繼續下去,並讓敵軍的混亂變得更加嚴重,最好是打出一種讓敵軍不斷崩潰到滾雪球的效果。

正面戰場有刀盾兵殺進去,兩翼戰場的騎兵依然是在與反漢軸心聯軍的騎兵“玩遊戲”,身處後方的步槍兵陣列線在經過小小的休整之後繼續推進,兩翼的其餘冷兵器漢軍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被李匡佈置在步槍兵陣列線的兩翼部隊,先是出動了騎兵對抗反漢軸心聯軍的騎兵,然後又出動了一個曲的刀盾兵,剩下的大半是弓弩部隊。

兩翼正在推進的漢軍冷兵器部隊並不是向著“城牆”而去,他們是進行了自己的迂迴,漢軍在戰場上的攻勢變成了一個大範圍的三叉戟推進態勢。

“兵力不夠多。”李匡貪心不足地滿是遺憾:“要是兵力足夠,未嘗不能嘗試就地形成包圍趨勢。”

作為隨軍長史的宋平“嘖嘖”了兩聲,選擇苦笑應對。

他們已經接到了來自長安的公文,知道後方已經在調動部隊,一共是調動了四個常備軍過來增援,動員起來的郡縣兵也超過了十萬。

其實離這個戰區最近的一支援軍,一個常備軍已經進入安西都護府轄區,只是經過漫長的行軍之後,部隊肯定是要稍作休整,要不然就算是抵達戰場也難以第一時間投入交戰。

不是說經過漫長行軍之後就打不了戰事,是漫長的行軍消耗了那一支部隊太多的體力,使他們進入到了疲憊階段。

以不完整的狀態投入一場戰事,原本十成的實力能發揮出五成都算是多了,那就是軍事上為什麼會有“以逸待勞”的打法,不就是己方完整狀態去面對一支不在完整狀態的敵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