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入慕之賓 入慕之賓 第176節

我有些訕訕。

他說得沒錯,這些東西,都是御賜的,不過都是些法器、衣料之類的日用之物。

我已經不是出家人,御賜之物也不能拿出去賣錢,於我而言只有雞肋。

不過我既然用不上了,倒也不妨礙別人用。於是臨走前,我讓女冠們將這倉庫分了。至於那些可帶走的貴重之物,則早被我換成了金子,在離開洛陽之事一併帶走。

沒想到,我這算盤並未逃出景璘的眼睛。

“我要這些有何用?”我將一柄拂塵從裡面拿出來,看了看,道,“難道要我再度出家不成?”

這拂塵,其實並非凡品。上好的馬尾,長鬚雪白;杆子是從一整塊的碧玉里切出來的,無論多熱的天,手握著,總有涼意。

“反正不許丟。”景璘一貫的霸道,“這是朕賜你的,你就算死了,也給我帶到墓裡去。”

我瞪他一眼:“又在胡說。”

景璘唇角一彎,終於恢復了笑嘻嘻的玩世不恭的樣子。

“這些日子,你惱我麼?”他問。

“有什麼可惱。你是聖上,我再惱你,也不可不見你。”說罷,我反問,“你惱我麼?”

景璘注視著我,仍笑著,目光卻似有幾分認真。

“不惱。”他說,“朕惱任何人也不會惱你。”

我愣了愣。

景璘卻已經轉開目光,親手將一定白玉蓮冠拿出來,看著它,頗有些感慨。

“朕記得,你第一次戴上這個之後,宮裡的嬪妃都在爭相模仿。”他說,“說來,不過兩三年的日子。朕當上這皇帝,也就是這兩三年。”

我不明其意,只“嗯”一聲。

“阿黛,”他忽而轉頭看我,“太后很是掛念你。京城才是你的家,你何時歸寧?”

第二百五十七章 送行(上)

景璘這話,把我問住了。

見我猶豫,他有些不高興。

“你可是答應過太后要回去看她的。”他說,“她的身體你是知曉的,自你離開之後,接連病了兩場。臥床之時,還不忘叮囑朕,要朕先下令修整你們家的舊宅,為你父親立祠。她這般為你操心,你竟回去看一看也不肯。”

京城的宅子和立祠,兄長自會出面,不過他搬出這道理來,我確實無言以對。

“再說,你成婚,朕和蕭明玉可是親自來了的。”他又道,“於公於私,你也當禮尚往來。”

見他愈發囉嗦,我忙道:“知道了。待這邊空閒些,我就回京去向太后請安。”

景璘卻仍不滿:“空閒?什麼空閒?你莫非還要治國理政?”

我有些啼笑皆非:“我才成婚,你莫不是想要我馬上跟著你回京去?”

景璘看著我,雙眸幽深,片刻,道:“你真就這麼喜歡他,死心塌地跟著他?”

我說:“我喜不喜歡他,與我是不是會死心塌地跟著他並無關係。陛下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

景璘注視著我,少頃,再度露出微笑。

“是啊,你是什麼樣的人,朕最是知曉。”說罷,他將那白玉蓮冠放回箱子裡,道,“京中派人來接朕了,護送朕回京。你知道,那人是誰麼?”

我說:“是誰?”

“琅琊王。”景璘道,“你也許久沒見到他了,是麼?”

我看著景璘,愣住。

——

我承認,我幾乎已經忘了景瓏。

上次見他,是暮春之日,我們相約到京城裡逛花市。

可還沒逛起來,就被子燁攪黃了。

當然,究竟是不是他故意為之,我並沒有證據。

我離開京城的時候,心情兵荒馬亂,就連太后和景璘我也沒有顧得上道別,更何況是景瓏。後來我才聽說,他那時也並不在京城。景瓏離開琅琊國已經很有些日子,國中積累了許多事務亟待處置,那段日子,他正好回去了。

對於景瓏,我其實有些慚愧。雖然我們那婚事八字沒一撇就徹底斷絕了,但畢竟他待我是一心一意地揣著少時之誼,而我,多少有些目的不純。

景璘從京城出來的時候,是不辭而別,輕車上路,身邊的侍從寥寥無幾。

而此番回去,他自然不可再這個樣子,也不可能用子燁為他配的侍衛和儀仗,所以從京城調撥人馬過來,是勢在必行。

據我所知,京城的侍衛和儀仗其實早就到了,這些日子已經駐在了紫微城之中。沒想到,京城那邊又新派了一位總管過來。

更沒想到,那是景瓏。

我見到景瓏,是在紫微城。

景璘一直住在這裡,因為他即將回京,明玉這藉故禮佛一直住在了白馬寺的中宮,也勉為其難地住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