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辭金枝 辭金枝 第189節

道、佛兩教源遠流長,有的帝王重道,有的帝王重佛,而皇帝的看重決定了道、佛在當朝的地位如何。興元帝這位平民出身的開國帝王與前輩們不同,他一般是需要哪個信哪個,十分務實。

此時翻閱佛經也不過是這兩日要砍的頭太多,有一些是陪伴他多年的臣子,比如裴侍郎等人,於是翻翻佛經靜靜心罷了。

“陛下,長樂侯賀清宵求見。”

興元帝放下佛經,淡淡道:“傳他進來。”

第256章 進宮覲見

“微臣見過陛下。”賀清宵進來後,恭敬行禮。

興元帝掃單膝下跪的青年一眼,語氣平淡:“清宵有事麼?”

對賀清宵定北之行,他還算滿意,可遲遲找不到那個孩子卻讓興元帝的不滿在心裡越積越深,要不是這段時間忙著審理兩樁大案,之後是論罪行刑,早就施壓了。

“回稟陛下,今日微臣幾名手下在行刑現場發現了疑似辛公子之人。”

興元帝騰地起身:“人在何處?”

“就在北鎮撫司中。”

“確定是那孩子?”興元帝心跳急促,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完全不敢相信。

面對興元帝的急切,賀清宵依然平靜:“經微臣問詢,他承認是辛公子。而且——”

“而且什麼?”興元帝迫不及待追問。

賀清宵垂眸道:“他承認是松齡先生。”

辛公子是松齡先生,這個結果不但沒讓興元帝懷疑,反而覺得合該如此。

松陵先生若不是辛公子,怎麼解釋他寫下的話本中點出了欣欣的隱居之處,又是怎麼知道欣欣說過家住花果山那些話?只有松齡先生是辛公子,是他與欣欣的兒子,這一切才解釋得通。

許是尋找了太久,焦灼了太久,興元帝還是有種不踏實的感覺:“他與畫像上的人有幾分像?傳見過那孩子的山民確認過了嗎?沒有用刑吧?”

面對興元帝的一連串問題,賀清宵有條不紊回答:“與畫像上的辛公子十分相像。微臣問出他的身份心急向陛下稟報,還未讓那幾個山民確認過”

“沒讓山民確認?”興元帝眉頭狠狠一擰,患得患失起來,“畫像難免有出入,總要讓見過那孩子的人辨認一番,才能確定。”

“是臣沒考慮周全。臣這就回去,傳山民來確認。”

“等等!”興元帝略一猶豫,下了決定,“朕隨你一起去。”

興元帝換了一身衣裳,大太監孫巖陪侍左右,悄悄離開皇宮去了北鎮撫司。

“人在哪兒?”走進北鎮撫司後,興元帝低聲問。

“陛下請隨微臣來。”賀清宵把興元帝領入一間室中,一牆之隔就是辛柚所在的房間。

這間室看起來尋常,實則經過特殊佈置,能透過隱秘的孔洞看到隔壁房中的情況。

賀清宵聲音壓低:“陛下,那人便在隔壁。”

興元帝聞言深深吸了一口氣,湊到孔洞前看過去,瞳孔不受控制一縮。

是那個孩子!

自從知道了那孩子的存在,那幅畫像就被興元帝仔細收好,獨處時總要拿出來看幾眼,可以說畫中人的模樣早已被他深深刻在了腦海裡。

到底是經過無數風浪的,興元帝雖激動急切,卻很快冷靜下來,等著山民來確認。

從宛陽來的四個山民就住在北鎮撫司附近,一直處在錦麟衛的監控下,興元帝沒等多久就見一名婦人走進了隔壁房間。

興元帝對這名村婦還有印象。

婦人一見端坐在室中的辛柚,登時忘了一路上的忐忑,驚喜喊道:“公子,是你啊!”

辛柚打量婦人一眼,認了出來:“大嬸怎麼來京城了?”

婦人忙左右四顧,見帶她來的錦麟衛沒有進屋,拉著辛柚低聲問:“公子,你是不是得罪人了?”

“沒有得罪人,大嬸別擔心。”

婦人猶豫了一下,聲音更小了:“幾個月前一些官差要我進京,自來了後就住進了不知什麼地方,平日都出不得門”

四個山民雖然見識少,也猜到幫助過他們的那位公子恐怕惹上了天大的事。

興元帝因婦人放低聲音聽不清,不耐看向賀清宵。

他只需要確定隔壁房間的少年就是那孩子,而不是看他們敘舊。

賀清宵會意,吩咐手下去隔壁把婦人帶走,又換了人進去。

四人依次進出,見到辛柚的反應都差不多。

興元帝一顆心終於放了下去,叮囑賀清宵:“等會兒帶他進宮覲見。”

回到宮中,興元帝就問孫巖:“來了嗎?”

孫巖:“”

北鎮撫司這邊,賀清宵走進辛柚所在房間:“辛公子,今上傳你進宮覲見。”

辛柚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