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48節

當地人稱呼這條和為安溪,是安瓊縣城所臨的瓊江的支流,一級提水站就建在它的岸邊。

安溪比九大隊的小河渠寬了不少,況葉大致估算了一下,這個季節的河面寬度都超過二十米,深度的話看著也挺深的。

建在它旁邊的一級站,柴油抽水機被一個圓形的房子包圍著,況葉看不清它們的全貌,但卻可以透過窗戶和圓房子的大小,推算柴油抽水機的大小。

圓房子內部的面積約有七八十平米,三臺柴油抽水機擺在中間,外延留出的過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米來寬。

這樣大的抽水的時候,不知道會發出怎樣的聲響。

況葉感嘆了一番,就離開了此處,和他同行的隊伍此時已經離他有一段距離。

跟上前邊的隊伍,況葉一行人再走了一個多小時,過了兩座石橋,終於抵達了院壩場鎮。

第50章

在靠近圓壩場鎮的時候, 況葉就把它大致的輪廓納入眼簾。

這是一座依河而建的小鎮,場鎮的大部分建築都集中在河岸的一邊,跨過一座多拱石橋後,就算正是進入圓壩場鎮。

橋頭連線的街道, 兩側建設的房屋和豐水一樣, 基本上是老式的土木建築, 也大都只有一層。

對於圓壩場鎮況葉一點也不熟悉, 也就跟著陳祥富他們走。

繼續沿著街道, 經過了郵局、公社辦公點,一行人遇到第一個岔路口。

走入岔路口, 旁邊一側是民居,另外一側是一所學校。

再繼續往前,就察覺到前面應該有不少人,走出學校和民居的巷道,就是一個開闊的空地。空地上此時聚集起不少人, 他們聚集在最外延的位置,目光大多面向一個方向。

觀葉大致推算了一下方位,這個方向應該是安溪河。

跟著同伴們穿過人群的空隙,況葉來到了人群前邊點的位置,看到了前方的場景。

此處面向的正是安溪河, 不過距離河面還有一段距離,這距離不僅僅是橫向的,還是縱向的。

再往前走幾步, 應該是階梯,此時這些階梯上佔滿了人, 最下邊有一部分被河水淹沒的階梯,仔細看是大青石磊成的。

顯然這裡是安溪河的一個渡口。

渡口的旁邊還有一座寺廟的建築, 況葉問了一下身邊的同伴,得知這座寺廟叫做盤龍寺。

今天這裡也舉行著廟會,聚集在此的人群,也和昨天上鳳山寺的老鄉一樣,有著同樣的目的。

盤龍寺這邊同樣有表演,不過和鳳山寺的不一樣,是花船表演,演出的舞臺是在河面的船上。

此時花船表演還沒結束,況葉看到了最後一個節目。

這表演的船,其實也不是一般的船,它彷彿是為了專門表演而建,一直停靠在盤龍寺的旁邊,上面有一個由木板拼接的平臺。

現在上面有兩人正在表演舞蹈。

其中一個女性表演者,穿著當地常見的少女服飾,粗黑的長辮垂在胸前,身上還“穿”著一個竹編的無底綵船,兩條紅色的綢帶搭在肩上,使腰間的綵船不會墜落。

很顯然這是表現少女乘船的方式。

在這艘綵船的前方還有拿著船槳的艄翁。

艄翁持槳搖曳間,在舞臺上游走,後面的少女也讓腰間的綵船搖晃起來,跟著艄翁的舞步前進。

在這遊走間,兩人還一唱一和,臨近的觀眾還會在旁邊幫腔。

唱詞況葉經過昨天的洗禮,已經不需要費太大勁就能聽懂,更何況這個節目的唱詞,更接近說唱的形式,詞語間的音調拖拽不多,只是藉由語氣變化表達詼諧之意。

表演者還會根據現場的反應,臨時的編撰話語,和旁邊的觀眾互動也多,整場表演非常的有意思。

直到表演結束,況葉才問了周圍的同伴,這個表演節目叫什麼。

知道這叫么妹燈舞,也叫花船燈舞。

這樣的表演形式,況葉在他原本時代也見過相似的,不多多為舞蹈,唱詞和觀眾互動則沒見到過。

看完節目他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好在從周圍的人群中得知,下午還有幾場表演。

這邊的表演暫時結束,況葉就跟著同伴們去逛了逛這廟會,期間找了個空地解決了午飯問題。

下午花船表演開場之前,一行人又回到渡口。

這一次況葉找到一個比之前好的觀看位置,把下午表演的節目看得更加的清楚。

花船表演的節目,大多是舞蹈的形式,期間有鑼鼓等樂器伴奏,一些舞蹈也有唱詞,表演也多是詼諧歡騰的。

其中一些舞蹈,甚至不需要詢問身邊的同伴,況葉就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高樁燈舞、腰鼓舞、秧歌舞,這些後世常見的歡慶舞蹈,這裡也有。

下午的表演持續到四點鐘左右才散場,但廟會卻沒有在這個時間結束。

因為盤龍寺本身就在院壩場鎮上,廟會會持續到晚上。

對於今天晚上放映的電影,況葉本身不太感興趣,但想逛晚上的廟會,也就準備今天晚上和陳祥富他們一起回去。

此時離晚上和電影開場還有一段時間,況葉跟著幾個同伴,趁此在圓壩場鎮上閒逛。

這趟閒逛,況葉也大致清楚了圓壩場鎮的佈局。

它的規模要比豐水場鎮稍大一點,有兩條相對平行的主街,由一些小巷道連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