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58節

畢竟大隊長當初說了, 今年九大隊這邊有兩名新知青。

三人正準備機會往回走的時候, 卻被逐漸走進的陳慶國叫住。

“簡知青你們等一會兒, 這是新來的張知青。”

因為這句話, 況葉三人也就止住腳步, 原地等待大隊長他們過來。不過心中有些疑惑,當時不是說有兩位新知青嗎?

“慶國叔, 這是新知青,不是還有一位嗎?”等到陳慶國走進,劉康民表情疑惑的開口問道。

“是有兩位,這是新來的知青,叫張友歲。另外一名知青是女同志, 叫陳繁儀,正好和三小隊的慶志家有親,就不住你們那兒了。”

陳慶國原本就提前安排好新來知青的住處,卻沒想到見到新來的兩位知青,就出現了些問題。

當初他對於新來的知青的資訊也就只有兩人大概姓啥, 也就直接準備讓兩人和況葉他們住一起。

結果見面的時候,才知道兩位知青一男一女,那麼之前的安排就不怎麼合適。

要是真這樣安排, 況葉他們這住著的就是,四名男同志和一名女同志, 幾人無親無故的,在這個時代顯然不合適。

正在陳慶國愁怎麼安排陳繁儀這名女同志的住處時, 陳繁儀自己就提出瞭解決辦法。

陳繁儀直接表明自己其實和九大隊這邊的隊員有親,三小隊的陳慶志是她的小堂叔。

她下鄉之前,家裡人就和小堂叔聯絡過,她之後住陳慶志家就行。

當初見面的時候,陳慶國聽到陳繁儀的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巧合,經過她這麼一番交代,說了幾個他熟悉的名字,真還確定了陳繁儀的長輩是他們這出去的。

這下怎樣安排住處也不用愁了,他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陳慶志家的人,就讓人跟著過去了,他這就把另外一位新知青張友歲。送到一小隊這邊。

“哦,是這樣啊。”劉康民聽到另外一名知青的名字,就算大隊長沒詳細的解釋,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張友歲是吧,我叫劉康民,你今年多少歲啊?”這位新來的知青看著有點小啊,一米六出頭的個頭,站在三人旁邊,再加上一張有些白嫩的娃娃臉,就顯得更小了。

“你好,我是簡修文。”

“我是況葉,慶國叔這小包給我吧。”

在劉康民介紹直接的時候,簡修文和況葉也介紹了自己。

這期間況葉還接過大隊長手上的一個小包,這顯然是這名新知青的行李。

“我不小了,去年就高中畢業了。”張友歲聽到問他年齡這事,笑著答道。

他一開口,況葉三人就發現這口音和觀市有些像啊,這名新來的知青的家鄉可能就在觀市附近。

“那麼張知青就交給況知青你們了,我這邊先回去了。”陳慶國見三人交談起來,在把手上的小包遞況葉的時候,就說了一句。

“慶國叔,你先忙。”

大隊長招呼一聲後,也沒繼續和況葉他們一起,而是直接離開了,他剛從公社回來,要忙的事真還不少。

送走大隊長之後,三人帶著張友歲往住處走,途中也自然少不了交流。

其中主要是劉康民在和張友歲說話,況葉和簡修文偶爾插一兩句。

張友歲看起來實在是太小,剛開始他還沒說自己的歲數,但在劉康民不停的追問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了出來。

“16歲!這麼小,你怎麼下鄉了!”聽到張友歲說出自己具體的年齡,劉康民直接驚撥出聲。

劉康民自己和簡修文下鄉的時候,年齡都滿了二十,簡修文還比他大一點。

當初兩人在城裡沒有找到工作,當時就響應了號召下鄉,當初下鄉前有多少夢鄉,在接觸到真正的鄉村生活之後,都逐漸消耗磨平。

他們當時具已成年,都有種堅持不下去的感覺,結果張友歲竟然只有16歲,這麼小的年齡,想要適應知青的生活,怕是有得磨了。

況葉知道張友歲只有16歲,也有些吃驚,這年齡比原身下鄉的時候還要小一歲呢。

知青下鄉的歷史,況葉瞭解的不算多,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年齡似乎也不在少數。

畢竟剛剛畢業的中學生,以現在的學制,年齡又能大到哪去。

張友歲說他去年已經高中畢業,他是下半年出生的人,那麼當時他還只有十五歲。

況葉原本的年齡比他大了快十歲,再看這麼一張娃娃臉,都有種看小輩的感覺。

“這不是響應號召嘛,今年我老家下鄉的人有四千多名呢。”看著況葉他們的反應,張友歲表情不禁有些靦腆。

他天生一張娃娃臉,如今個子不算多高,再加上年齡是有些小,在今年下鄉知青中算是小的那一批。

一開始他不願意說具體的年齡,也是擔心其他人覺得他年齡小不牢靠。

但張友歲也就是剛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學生,還是積極響應號召下鄉的,根本抵擋不住劉康民的追問,很快就漏了底。

為了轉移自己的尷尬,就說起另外一個話題。

“四千多人,這麼多嗎?”果然後面這半句話,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簡修文對於這樣的人數也有些震驚。

要知道他們六二年下鄉的時候,他們當地報名的人數也只有兩百多人。

這樣的數量,他們在下鄉的途中遇到其他地方知青,經過一番交談才知道,他們當地的人數已經不算是少的,有的地方還當年下鄉的還不到一百。

“其實不算多,還有些沒報上名呢。”張友歲說起今年下鄉報名的盛況,去年他畢業的時候,就有領導層在各高校宣講,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去年各省市就在秋季組織了一批知青下鄉,這就是原身這一批人。

當時報名的人不多,一部分算是組織上安排下來的任務,為的是積極響應政策風向。當時急急忙忙組織的人,比起之前的要多不少,張友歲老家這邊,有將近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