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太歲至尊 第136章 冷輝畫屏(其之二)

“無惡不作”四字一出口,畫屏門眾皆譁然。

便是已經交出《渾圓如意》功訣的“系鈴名劍”張夢鈴,縱使仍指望“閉眼太歲”金口一開指點功訣優劣使得武功再進一步,卻也不得不做好撕破臉的準備。

陳至知道耿按琴、程繪靈、張夢鈴三人這之中,只有耿按琴一人表現得猶猶豫豫,並不在乎所謂“無惡不作”的意義或者這四個字背後將對畫屏門帶來的改變。

陳至心中覺得可笑,這幫人好名更好利,既非無藥可救,卻說不得要經過一番過程來轉變風格。

當下陳至再開口,語氣仍是輕鬆“做不到,畫屏門今後和我‘閉眼太歲’或者任何相關人都不再有其他的關係。

只是各位既知情‘璞玉泥塗’的秘密,望各位守口如瓶,珍惜各人命運。

請了!”

這番話輕鬆說完,陳至挪步便要走。

程繪靈不知自己落敗景象,為何給陳至驚人之語一出,弄得棋松其氣、活路乍現,當下把握機會,趁機道“‘閉眼太歲’!!

花言巧語賺走‘金花鏤帶劍’秘密,又騙取掌門人‘渾圓如意’功訣,這便要逃嗎?!

你未免將本門太過看扁,如你不肯交出功訣,立誓絕不外傳‘金花鏤帶劍’,今日便看你是否真能一人將本門上下挑掉了!!!”

說完,程繪靈更進一步,先拔腰間劍出鞘,以煽動氣氛。

畫屏門眾女徒心中既給挑起疑問,氣氛乍變之下,當即不少人同樣腰間寶劍出鞘。

陳至之話不帶任何解釋,程繪靈之話卻已經直指“閉眼太歲”目的為騙賺武功秘笈,耿按琴知道妻子誅心之語乃是無的放矢,卻不得不因為立場同樣拔劍。

耿按琴出劍已經算慢了,另有人比他還慢。

陳至淡淡一笑,他裝作要走之時邁開的腳步無人注意,正是一腳在前入地三分,一腳落後七寸。

所以下一個瞬間,陳至身形乍移,通明山莊外姓所傳最強搶攻之招“返真一步劍”無劍而,直搶畫屏門掌門“系鈴名劍”張夢鈴身前一步位置。

張夢鈴便是那猶豫之下拔劍最遲的人,她本來就仍期望陳至只是說說,仍要和畫屏門合作進而指點功夫,身前更有“護鈴雙劍”耿按琴、程繪靈夫婦二人,故而沒有第一時間拔劍。

情況突變之下,張夢鈴也沒想到“閉眼太歲”陳至居然一步便搶攻而來,完全讓“護鈴雙劍”夫婦二人反應不及,直接轉眼便到自己身前。

張夢鈴手已按在腰間劍柄,當下警覺,便要拔出,按劍右手卻被陳至左手抓按,動彈不得。

陳至所得《乾陽三泰指》功夫雖然來不及習練,卻能先記住其中一兩路數,陳至假意離開時已在身上掐出淤痕,在“孽胎”異能動之下透過煉覺途威能模擬起煉技一途“身從意”境界威能,將這一手擒拿功夫用得有模有樣。

張夢鈴畢竟是周畫屏女俠親授之徒,又得教授“渾圓如意”,當下提右腳運勁便踢,要避退陳至至少到不好按死自己右手。

陳至感到那陣勁風,便知這女的不同耿按琴,是正經進入了煉技途“身從意”境界,勁力轉移更在“渾圓如意”之下自然而成。

只是比起勁力足夠,如果想要做這一種反擊,不如卯足度更合適。

陳至自也運起透過煉覺途“無微不至”境界威能模擬之下的煉技途“身從意”境界威能,左腳一提一落左膝往外側一擺以同樣足夠的勁力阻住這一擊。

陳至甚至有餘地出口點評“這就是為什麼正經的江湖人都是背刀背劍,而不將劍懸在腰間。”

說話間,陳至左手“乾陽三泰指”力更重,左肘更以“百遍神拳”之“架”反向內收變招壓沉,帶動擒住的張夢鈴按劍右手。

“護鈴雙劍”夫婦這時才堪堪助掌門人張夢鈴出第一劍,同時攻向陳至背心。

陳至空著右手反手一攬一抓,讓身同時又擒住耿按琴運劍右腕,陳至把這隻手當自己手來運使,稍一擺弄,耿按琴手中劍劃出“千回劍法”之“圓”,交擊阻住程繪靈襲來之劍。

一句揶揄,三招之間,揶揄言辭之中三名“不正經的江湖人”各自被陳至空手玩弄於掌心。

陳至兩手同時鬆開,腳下再以半套無劍的“返真一步劍”搶位離開三人夾攻位置。

這一回合,落在其他畫屏門人眼中已留深刻印象,一時無人上前配合三名腦人物攻擊陳至。

陳至自然也不放過這個機會,淡然開口“江湖人的眉角倒是也有了,我便再給貴門一個機會貴門名冊或者賬簿,交出一樣給我過目吧!”

耿按琴、張夢鈴、程繪靈各自互相避得也勉強,堪堪分開,便聽見這一句,耿按琴、張夢鈴兩人本無堅定戰意,當下不知所措。

其實陳至本來就沒打算離開,所謂離開,不過欲擒故縱,給程繪靈創造以為得勢機會而已。

程繪靈不挑起這等極端場面,陳至哪能在有備之下這麼輕易給畫屏門最強三人一個下馬威,在眾多女徒腦中刻下陳至雙手可隨時操弄畫屏門中人生死的印象?

一名女徒已經甚至不過問掌門人意見,僭越開口問道“哪種東西哪裡有人隨著帶著的?!”

陳至記得這人的名字是羅初柔,心中記下“護鈴雙劍”和“系鈴名劍”平時在門派內的威嚴並未實際壓服羅初柔一事。

另一名女徒卻自顧自收劍上前,護住“系鈴名劍”張夢鈴,又向“護鈴名劍”中的耿按琴眼神交會。

耿按琴猶豫之下,和這女徒眼睛對上,幾乎微不可見回了一眼。

這當然躲不開身為煉覺者的陳至,陳至突感興趣,表面上不動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