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鎮北王 第464章 重灌騎兵,鐵浮屠

此刻,陽河平原南面,梁國軍隊已經集結起來,他們早就派出探子時刻探報,因而也是提早做出準備。

二十餘萬大軍集結在此,如大片烏雲壓了下來,一眼看不到邊界,整個場面蔚為壯觀。

在這種規模的戰場,任何人都會不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個人太微不足道了。

梁國軍隊已做好了準備,提前排兵佈陣。

關寧能夠理解,這樣規模的大軍,必須要提前組織排程,等臨戰時再做安排肯定來不及。

而看樣子他們已經等了不短的時間,由此也可以看出梁軍對於此戰的重視,畢竟是關係著梁國爭霸天下的大計。

不過這樣是對關寧有優勢的。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天氣。

將士們長久駐立而不活動,因天氣寒冷,必然身體僵硬,早已凍的夠嗆。

這對接下來的攻戰是不利的。

而他這邊的軍隊則不然,因行軍趕路,到這時肢體已經活動開,身體也有暖意。

在戰場上,細微的差距可能都會影響全域性……

“列隊!”

關寧下了命令。

大軍繼續進入,雖然人多但秩序井然。

兵力越多,指揮排程也越難。

並不是說,我軍令下達,一擁而上就行。

那不是軍隊,那是烏合之眾。

根據實際情況排兵佈陣,步兵,騎兵,弓弩手,戈兵,戟兵,車兵等多兵種配合作戰,才能揮出最大戰力。

為了更好的指揮下達命令,關寧將各軍重新編排,專門安排數千人傳遞帥令,另又設定多種旗語鼓聲等,早已做足訓練保證萬無一失……

對於這一戰,關寧也格外重視。

“傳令,讓龐青雲做好準備,敵軍可能不會給我們準備的時間。”

關寧下達了命令。

大軍進場需要時間,他猜想梁軍可能會立即起進攻,這樣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正式的大戰,而不是小孩過家家。

梁軍大帥是楊奇正。

對於此人關寧有些瞭解,此人相當厲害。

其實判斷一個指揮者是否精明有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能否甘心失敗。

每個人都有一種賭徒心理,當他預定的目標沒有實現,或者正要實現時卻遇到了阻礙,那他就會很不甘心,這樣就影響了主觀判斷。

楊奇正就不是這樣的人。

幾年前魏梁二國聯盟進攻大康,當時魏國遭受重創,梁國取得大捷,本來還能繼續打下去。

時任梁軍大帥的楊奇正很果斷的停戰了,反而還重新跟大康交好,甚至他還孤身一人出現敵營,只為見自己一面。

當時給關寧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

關寧這邊已經在提防了。

他必須要事先想好所有應對之法。

而此刻。

在梁軍陣營中的楊奇正卻在忍不住的咒罵。

“這該死的天氣!”

他是儒家出身涵養極好,此刻也有些忍受不住。

太冷了!

他披了件羊毛大衣都還能感覺到滲骨的冷意。

從大6版圖上來看,大康在最北方,梁國在西南方,冬天自然是沒有大康冷的,因此很不適應這種天氣……

“是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