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鎮北王 第711章 千古陽謀,圍魏救趙

“梁國本土受襲?”

幾人聽之,面色皆陷入深疑。

若是如此,梁軍必然回撤。

可這一點卻很難做到,先必須要有充足的兵力,在防守梁軍的同時,還能派出兵力進攻。

再者需要繞行至梁國後方才能起到作用,可確實沒有進軍路徑。

除正面交戰之地的源州一帶,再便是連綿大山,根本就沒有大規模兵力通行的條件。

這可不是單派出一支小隊去燒糧,而是需要不少的兵力才能起作用。

在場的皆是才能卓著者,自然能想到這一層,只是做不到。

要不就是魏國趁機攻打梁國,這種情況基本不存在。

因為梁國敢如此釋意,應該就有十足的把握!

“除非跟魏國借道!”

這時兵部尚書費田行至沙盤前,指著一方開口道:“我軍可從懷州進入魏地,沿此處向南深入,由魏地轉入梁國,便可起到出其不意之效!”

聽到此,幾人目光都集中在關寧的身上。

莫非陛下已經跟魏國達成了協議?

關寧開口道:“梁國攻康,梁軍必然傾巢而出,梁軍既出,國內空虛,可縱兵先擊梁都汴京,梁軍聞之,必還,此乃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亦名為圍魏救趙!”

只不過後半句關寧並沒有說出來。

眾人聽之眼睛越來越亮。

關寧接著道:“戰爭開始之初朕便暗派孟弘去了魏國與魏君商談借道一事,而今已經有了答覆。”

“陛下可真是未雨綢繆。”

費田忍不住讚歎。

其他人也有這般想法。

什麼才是真正的軍事才能卓著,這便就是了。

懂兵法善謀略已經非同一般,而陛下已經達到更高的層級,可以提前預判戰情展,並提早做出應對。

這才是最高明的,因為是想到最前……

孟弘是鴻臚寺寺卿,專負責外事,曾是最早跟隨關寧的人,後來加入關家軍,新朝建立後,便在關寧派駐下出使魏國,極有才能。

“魏君答應了。”

關寧開口道:“這本就在朕的預料之中,原因很簡單,大康滅亡對魏國沒有任何益處,三國鼎立總比兩國對立要好。”

“魏國被梁國坑了幾次,這算是能報復了,魏國是要兩頭通吃了。”

“也不算兩頭通吃。”

關寧開口道:“跟魏國借道沒有答應魏國任何條件,他們只是單純的想要見得我們跟梁國打仗,不斷消耗雙方國力,他們才是坐收漁翁之利。”

“但這也是相對的,若這次我們能在梁國進攻下不敗,甚至取得勝利,那新朝就立住了,國家自信也會重新確立。”

眾人點頭。

巔峰時期的大康都不一定能抵擋的瞭如此攻。

若這次能贏得勝利,那簡直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勝利並不是奢望。”

關寧沉聲道:“此計必將功成,因為這是陽謀之計,明知而沒有破解之法!”

他說這話並不誇張,圍魏救趙可是歷史三大陽謀之一。

此計的精華是他的後招,圍點打援,國都被圍,只要操作好,梁軍的失敗就已成定局,在梁軍回援時,可以以逸待勞,埋伏梁軍。

當然這只是大概的方略,還要根據實際來變動。

“都來沙盤之前。”

關寧拿著長杆邊指點邊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