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鎮北王 第1766章 陛下可真是無趣之人

幾人沉默不言。

像6正淵所說的這種情況,不止是在臨安存在,在其他地方也多有盛行。

公平?

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有人含著金湯匙出身,自來富貴榮華,有人卻出身卑微,幾代難改命運。

如6正淵所說的情況,不能說是一種罪過,只能說是一種現象……

關寧開口道:“現在看來一個國家展會有兩種途徑,其一圍繞權貴勢要,其二是圍繞大眾百姓……”

“圍權貴勢要便如前朝隆景帝那般,他需要得到權貴勢要的支援,便圍其而定策,最終結果想來你們已知曉。”

幾人散漫於街頭,談的卻是國家展之大事。

“顯然,陛下選的是第二種途徑。”

6正淵開口道:“如合稅法便是把徵收的田賦和徭役合併為一,這是解去了壓在百姓身上沉重的枷鎖,雖多收了代替徭役的賦稅,但財政情況卻極改善,事實證明,只要能把陛下所提出的策令推行下去,便能讓國家繁盛……”

“這也是我做的事情。”

6正淵在說話時,卻沒注意到趙南星在暗自觀察他,不由得將之與薛慶對比,才現這兩人竟如此相似……

陛下著書立說,什麼財經事務,什麼技巧工藝……都如浩瀚星辰難以捉摸,更是難以悟通,而這兩位國丈,卻緊跟著陛下腳步不綴。

大寧朝堂就像是一汪平靜的湖面,每個官員都像是水裡的魚兒,他們沿著自己所走的路徑悠閒的遊啊遊。

然後,某一天。

有一條魚落了進來,它比所有人都遊的快……

湖面的平靜被打破了,其他人也必須跟著遊動起來,才能有吃食,才能保證自己還能在湖裡。

然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條魚進了湖裡。

它同樣也遊的很快。

有這兩條魚,別人不遊也不行……

趙南星心想。

這應該就是大寧現在的朝局。

國丈尚且憤忘食,其他人又有什麼理由渾渾噩噩?

趙南星身為次輔見得6正淵侃侃而談,也不由有了幾分危機感。

他開口道:“勢要豪紳之家皆存逐利本性,按陛下所言,到長久之時,他們便會佔據過多資源,從而失去相對公平,這個時候便會引起很多問題矛盾……”

“想要解決就需要變法變革,需要進行資源的再分配,所以不同時期,處理之策也不一樣……”

如此言論已算是高屋建瓴。

幾人聽之皆是下意識的點頭,就連關寧也頗為滿意,因為他們已經考慮到了根源問題……

四月底的臨安氣候宜人,閒庭信步見人間煙火自是一件美事。

一眼望去,灰牆黛瓦,燈影幢幢,遊人如織。

關寧的慶幸就在於臨安未遭戰火,毀之容易建之難。

幾人閒散間已走到一座高樓之前,此樓為臨安第一高樓,明為煙雨樓,自也是富麗堂皇,最為繁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