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鎮北王 第2123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隨著阿迪爾的命令,西城牆處在右側的副城門被開啟,西域騎兵迅衝出,隨後又有大批步卒武士跟在後面出了城。

大纛旗幟隨風飄揚同樣惹眼。

這也是兩方事先約定,以大纛旗幟為令,見到一方出現另一方行動,在城牆上的西域聯軍見到梁軍出現,便直接出城出戰,梁軍見到出戰後立即起進攻,如此形成兩方夾擊之勢。

西域聯軍出城武士步騎相加足有萬餘,他們目標很明確直接向在城外駐紮的大寧軍隊起進攻。

在戰前阿迪爾就做了動員,願意出城攻敵者,可允許在城內肆意搶掠三天,所得皆歸自己,能搶掠到什麼東西倒是無所謂,關鍵在於肆意二字,這能大大激出西域異族的野性。

這萬餘兵力是先鋒軍,他們都是最勇敢的武士,並且集中了聯軍最精銳的裝備,向來都不披盔掛甲的西域武士也套上了甲冑。

經過幾日休整,力量充沛,戰意十足,賓士間氣勢洶湧,揚起漫天塵土。

“陛下,西域聯軍出城了!”

位於帥臺處的關寧第一時間得到稟報,他拉開“鷹眼”遠處情景拉近出現在眼前。

“果然不出朕的所料。”

關寧倒並不覺得意外,他事先就判斷出朱成允會對大寧軍隊起進攻,朱成允又不是傻子,只要動手肯定會兩方聯動,朱成允已經出現,那麼西域聯軍也會有動向。

“傳令,開始反擊,先動用元武大炮,讓阿迪爾感受下我們真正的實力!”

元武大炮已經運送過來,動輒數千斤大炮運來極其不易,還有大批炮彈,大寧很早就佔據了北林行省,第一次跟梁國戰爭後就在北林行省建起了兵工坊,維持戰爭消耗根本沒有問題。

這是最後一戰,關寧要讓阿迪爾真切的感受到恐懼!

“把戰場分割,絕不能讓西域聯軍突破防線,讓兩方匯合,朕還是那句話,打西域異族要不留餘力,對於朱成允帶來的軍隊,能不打則不打,以和為貴!”

士兵們是無辜的,他們只是聽從上位者的命令。

關寧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因此而亡。

一道道命經令兵通傳下去,關寧只是把握方向,具體指揮作戰是由統戰署制定執行,打仗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開戰之前會舉行數次戰前軍議,就是要儘可能想到會突的事情和遇到的情況,由此制定出相應的計劃和方案,最終由統帥署確認透過。

這還是關寧制定的,就是為了防止一人獨大和一人之命影響全軍。

戰場瞬息變化,但也不能輕易做決定,像這樣規模的戰爭統帥隨意的一句話或許就能造成數萬人丟了性命,關寧自問自己都做不到絕對的正確,那別人呢?

群策群力,一次次的商議推演,這才是大寧軍隊無往不利的原因。

像這次戰爭,看似突,實則早有預料,並依據突做出應對,當應戰的命令下達,上至各軍將領,下至伍長都只需按制定執行即可,就算過程中有變動,但也不會造成慌亂,保證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尤其是在古代通訊條件缺乏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軍團作戰這一點尤為重要。

城外的陣地上早已擺放好了成片的元武大炮,只待西域聯軍衝過來到打擊範圍能射。

關寧說過,在最後一戰要讓阿迪爾知道大寧真正的實力,要讓他感受到恐懼。

從高空俯瞰,可以看到三部分,其一是在西邊從汴京城衝出的西域聯軍,其二是在城外的大寧軍隊,其三是就是從東邊過來的朱成允。

前後夾擊之勢已成!

朱成允在隊伍前方,他有意壓著軍隊,不讓軍隊靠的大寧軍隊太近。

兩方敵對並未擺在明面,離得近了反而很尷尬誰都不自在,事實上就在他們快要到汴京城時關寧就派人送去了信,一封誠意滿滿的親筆信。

關寧準備為其軍隊提供糧草,營帳等,還希望能舉行一次會談,地點時間任由朱成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