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靈魂吸食 第11章 張弼傳(三)

張弼找到一處隱蔽之處,靜靜站立,現在只等夜幕降臨。

待到天色完全暗下來,張弼便等不及翻牆進去。裡面還好不算太大,但是偶爾有僕人來來去去。張弼躲在一個花園的樹後,準備碰碰運氣,待了不大一會兒,結果就看到了一個熟悉身影,在一個錦衣華麗之人後面跟著。

看情形,兩人是往花園散步而來。兩人邊走邊聊道:

“劉琳啊,本少爺對你如何?”張弼一聽這聲音就知道應該是鍾嚴。

“少爺您對我和我家人都很好,我很感激。”劉琳回道。張弼心中再次一緊,這聲音自己更是魂牽夢縈。

“那不就是了嘛。你知道我對你可是一心一意的,自從上次陪著我那兄弟和他媳婦回你村省親,我一眼看你就覺得你甚是可愛,這幾個月來,我給你家修房鋪路,為你弟弟進入學堂學習搭好人脈。給你最好的報酬,你就放棄那窮小子,遂了我的心願吧。”

鍾嚴繼續說道,“你看這花園中山水,這錦衣美食,你難道就不曾為之沉湎嘛?”說著就要拉起劉琳的手往亭子裡走去。

劉琳在後面被拉著,低頭不語。

這時張弼在樹後忍不住了,立馬跳將出去,帶著怒氣,大喝一聲:“站住!”

突如其來的聲音倒是把這邊的兩人嚇了一跳,待看清來人面目之後,劉琳自覺羞愧難當,更是極力想要甩開鍾嚴的手。

鍾嚴一看此情形,也立馬明白了:“你就是那個行醫的窮小子吧,叫張弼?”

“沒錯!”張弼回道,“我今天是來帶她走的。”

“走?走哪?你那山上的破觀。她跟著你也只能吃苦,我能給的你可給不了!”鍾嚴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只想問你一句,跟不跟我走?”張弼沒有接鍾嚴的話茬,而是直接問向了劉琳。

“我。。。我不知道。”劉琳小聲說道。

“這樣吧,你我打一場,我雖然是大少爺,但是為了劉琳,不想以權勢財富欺負你。我不介意放下身份與你公平對決一下。”鍾嚴看著張弼,平靜地說道。

“好!”張弼緊緊握住了拳頭。

說罷就由鍾嚴帶領,張弼緊跟在後。劉琳沉思了一下,也跟了過去。

來到鍾家庭院裡,鍾嚴看著後面跟過來的張弼,對他說道:“我等會,會叫家中人一起見證,免得說我欺負於你。”

張弼就這樣在庭院中等候,這時劉琳走了過來,勸說道:“你不要跟他打,那鍾少爺家裡有大神通的奇人,我親眼見過,只怕你不是對手,你還是走吧。”

張弼沒有看她,也沒有說話。

不一會兒,鍾嚴又來了好幾個男子,那幾個人以一個紅衣男子為,這男子看起來鷹鼻勾眼,眼光甚是犀利。只見他輕輕點了鍾嚴的衣服,然後點了點頭。

場下,兩個人終於是對立了起來。

張弼從小混跡流浪,打人和被打都有不少經歷,加上父親指導他養生和鍛鍊,也算練得不錯身手。看這少爺養尊處優的,張弼內心並不相信動起手來,自己還能吃虧。只不過他們都說的大神通之人,讓自己心裡有些犯嘀咕。

兩人對立起來,張弼先出手,一拳就直衝鍾嚴胸口。比較奇特的是他也不躲,張弼一拳打了個結實。

但十分奇怪,這鐘嚴不過是一件普通衣服,給張弼的感覺竟然堅硬似鐵,一個回合下來,對方還未出手,他就已經手骨見折了。忍著痛苦,又想打出一拳,這次直衝對方腦門。沒想到的是這鐘嚴身形不動,但手臂快如閃電,一下就阻擋了下來,而且反手一腳把張弼踢出好幾米遠。

此刻,張弼才知道這人非常理度之。但是他還是想不通到底在那鍾嚴身上生了什麼,怎麼讓其一下就堅不可摧了。

但是這場決鬥結果已經很明確了,張弼堅持站了起來,自己知道對於結果已然無力迴天。

劉琳上前幾步,想為張弼擦去嘴角的鮮血。但那紅衣之人,已經先出手。只見他輕點一下劉琳的衣服,她居然就像被衣服束縛住了一般,動彈不得。

“小子,讓你開開眼。”那紅衣男子喝道,然後對著旁邊的一棵小樹伸出五指貼合,竟然見得那樹枝葉幹,肉眼可見的變枯萎,生命力就像流水一樣消失,直至完全乾枯。

而後,那紅衣男子大喝一聲,整個樹木瞬間爆開,只剩滿地的碎屑。

不止是張弼,旁邊的鐘嚴和劉琳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場景。三個人都呆在原地,看的心驚。

-----------------

第二天一早,在觀前,張祼便現昏迷倒地的張弼;立即把他抬到屋內,做好包紮。雖然不知道生了什麼,但是兒子總算沒有性命之憂,他也只好在一旁等張弼醒來。

就這樣到第三天早上,張弼才睜開眼。張祼忙問生了什麼,張弼卻始終不言語。

又過了三個月,張弼恢復了過來,但是卻不像之前神采奕奕,只是默不作聲。父親要他幫忙便幫忙,吃飯便吃飯,整個人像是失去了靈魂,經常還會盯著悠然仙的神像呆。

直到最近聽聞,北邊山村有毒蟲出沒,急需醫者,父子二人這才前去。北山村在悠然山北邊,靜寂森林邊,但是到達那裡有些麻煩,平坦一點的方式,就是繞過悠然山,沒有車馬,倒也很費時。快一些則有些兇險,就是從觀繞後,翻越悠然山,但是比較崎嶇。

由於時間緊張,二人還是採取了後者,並且多準備黃連、苦參、紫花地丁等用於解毒。

好在一路順利,兩日後忙完二人便做了回程。

回來時不用趕路,二人便繞行悠然山邊。

剛走出森林邊,在山腳下,便現有一個襁褓,二人連忙上前檢視,裡面是一個男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