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靈魂吸食 第92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對啊,說不定讓你流連忘返呢?”詩音笑道。旁邊的沈晨和董雲也是偷偷笑著。

“立即又原形畢露了是吧?”劉清皺眉怒目道。

詩音吐了吐舌頭便往溪邊跑去。

“志奇,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劉清示意後面的白衣男子上前,然後那男子對著張智二人拱了拱手。張智也拱手回了一禮,粉色身影依然是看著幾人,並未有所反應。

劉清接著介紹道:“這兩位都是我的救命恩人,這位是見痴道長,這位是幽堇姑娘,二人是兄妹。”

何志奇看了看張智,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那粉巾遮面的粉衣女子,鄭重說道:“嗯,在下何志奇,見過兩位。”

“先生客氣,大家茫茫人海相逢,乃是緣分。”張智禮貌回道。

--------------

太陽落山,晚風吹涼,天上烏雲驟布,漸漸下起小雨。

“雨中漫步,也挺有情調的嘛!”董雲拉著沈晨在楚鎮的街道上,邊走邊說道。

“‘小雨溼黃昏’,此句倒是應景。”詩音附和道。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沈晨也說道,映襯著燈光,卻見旁邊的張智和幽堇周圍並沒有雨滴,然後摸了摸張智的衣袖居然也是乾的,不免好奇道:“見痴道長,幽堇姑娘,你們怎麼不會被雨淋?”

前邊的劉清師徒三人聽聞,也都回過頭來,但見張智和幽堇並不回答,二人眼神依然往前看去。

董雲知道這二人又在‘心靈溝通’了,只好大聲說道:“喂,見痴道長。”

“嗯?”張智如夢初醒,看向旁邊的幾人。

“你和幽堇姑娘周圍怎麼沒有雨啊?”沈晨接著問道。

“哦,我妹妹她叫我邊走邊練‘控風’之術,所以我把頭頂的雨滴都吹開了;而且她還讓我同時繼續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讓我練習‘一心多用’。”張智回道。

“道長你可知,佛偈‘綿綿陰雨兩人行,天不淋一人’,眾生平等之理?”詩音搖了搖頭,打趣道。

“嗯?什麼意思?”張智撓了撓頭。

“就是你們兄妹跟我們一起淋雨,或者,辛苦你一下,幫我們也擋去頭頂的綿綿細雨。”董雲笑道。

“哦,那我試一下。”張智點了點頭。

然後,見得幾人頭頂的細雨果然都不見了,而且感覺晚風也更清爽了。

“哈,這種感覺真不錯。”詩音笑道。劉清和弟子志奇互相看了看,眼中也帶著喜色。

眾人往前,燈光越來越明亮;人也越來越多,多是些文人雅士打扮,男子居多;也有一些男女牽手成對的,或‘兄姐弟妹’或‘情侶伉儷’,大多數也都沒有打傘,任由風雨拂面,怡然自得。但當張智等經過,董雲等人卻是現了什麼,都是啼笑皆非的表情,原來,原本屬於幾人頭上的細雨,都被吹散到周圍人身上,讓周圍之人都遭了殃,只見他們都抬起頭,抱怨著‘這雨時大時小’。

張智也察覺到了周圍的一切,只好再次‘魂識’用力,把一整條街道的小雨滴都吹散。

周圍人再次說道:“哎,這雨又停了,一會大一會小,一時下一時停,這雲神中君難道也喝醉了?”

“見痴道長,境界高,在下佩服。”劉清轉頭說道。

“師父您是何意?”詩音不解問道。

劉清並未立即回應,依然在看著張智。

張智撓了撓頭,苦笑著回道:“劉清先生謬讚了,在下只不過不想做那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劉清接著說道:“豈止如此啊,這滿街的雨都被吹散了;我看先生還想做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呢!”然後搖了搖頭,想了想又說道:

“見痴道長,可聽過佛教經典《金剛經》四十二章中所言:‘凡夫即具足諸佛之因緣’,‘若以色見我,非彼所見’。”

劉清說完,見張智一臉不解,繼續說道:“其意思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不能被簡單地歸為某一群體或類別,不要試圖代替別人承受苦難,也無法替所有人承擔苦難,而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決定。”

張智聽完皺了皺眉,還是搖了搖頭。

詩音立即補充道:“我師父的意思是,你不該替其他人做出選擇;也許有人不想讓你替他擋去風雨;又或者一些風雨是他應該承受的,你如此只會越幫越忙。”

詩音說完,果然見旁邊有人抱怨道:“好不容易有些‘雨中情調’,這會居然就沒有了,真是晦氣。”

“哦。”張智此時才知道,自己的想法的確有些武斷了。便只好收回了‘控風之術’,也讓自己暴露在細雨之下,伸手接著濛濛細雨,看了看天空,他此刻好像有些明悟。

沈晨見狀補充道:“見痴道長不必介懷,請在下也說一個佛經的故事: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他曾是一位名叫悉達多的王子,也曾在人世間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痛苦。這些經歷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類的苦難和無助,也促使他願要拯救所有人的苦難。然而,他也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完全承擔所有人的苦難。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選擇,需要自己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挑戰;強大即使如佛祖,也無法度化每一個苦難之人,‘佛,只度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