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兩百五十七章 王天下

“秦國偏居西陲,如今疆域雖闊,但核心之地仍舊在關中,文明風華不及山東列國多矣,數百年來,諸子百家一直敵秦,寡人自然知曉根由,但他們卻愈演愈烈了!”

對於周清之言,秦王政頷以對,頗為認同,騎著馬匹在文信學宮外的寬闊街道上行走,時值巳時剛入,一切都是欣欣然,繁華之景象絲毫不弱咸陽。

朗聲脆語,輕嘆不絕,興辦學宮、興辦私學之事自然是好的,而且已經前往蜀郡執行大師之策的王綰也上書,令秦人真正的通曉法制,通曉秦風。

百家敵秦,一者緣由數百年前的秦國貧瘠、動亂,民如野獸,不堪教導,除卻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才學之士留下痕跡,其餘百家沒有任何蹤影留下。

再加上百年前商君變法以來,對於百家的嚴格控制,遵循法家之道,其餘諸子百家更是沒有辦點活路,尤其是對於遊俠之士的鎮壓,令百家嫉恨不已。

如此,在秦國之內,也就沒有誕生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無論是聲名遠播的儒墨法道,還是兵家、名家、易家、陰陽家、計然家、農家、醫家、水家、方術家、堪輿家、營國家、工家、樂家等等數不勝數!

若是大爭之世,秦王政還不以為意,但而今,大爭之世不存,也該在秦國法治之外,給予增添別的東西,這一點,韓非所著的文章中有著論述。

“興辦學宮,興辦私學自然是好的,當然一切都得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展,關東列國的學宮之風雖盛,尤其是稷下學宮,然則,觀齊國百年來的朝臣,鮮有從稷下學宮而出者。”

“就算是小聖賢莊,也僅僅是儒家的治學之地,入朝為官的少之又少,《五蠹》之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是歷歷在目!”

臨近文信學宮門前,說是門前,其實並無大門,不過是如同牌坊一般的入口,兩側站著數位手持戈矛的甲士,雖如此,對於進出之人卻是沒有多看,任意進出,無論是遊學士子,還是商賈庶民。

再一次回應秦王政語,三人翻身下馬,將其交給隨行的使者,沒有遲疑,便是聯袂進入學宮之內,入眼處,便看見一位位身穿錦袍計程車子手捧紙質典籍來去匆匆,雖也有竹簡之書,似乎不多也。

“哈哈哈,文信候果然是大手筆,據寡人所知,大師所售賣的那一本本典籍,可是價值不菲,每一本都是數十金,乃是數百金。”

“而文信學宮內,竟然有這般多的紙質書籍,士子眾多,文信候門下三千食客,果不其然,就是不知道這些門客中可有敵秦者!”

對於門客之風,秦王政已經是頗為不喜,近十年來,依靠手下的門客,文信候一脈獨霸秦廷重要官職,而前不久的長信侯嫪毐,更是依靠手下的門客,給予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煩。

隨意輕語,行入文信學宮,相對於外界的喧鬧,這裡的環境顯得很是肅穆,而且四周也無人注意到周清三人的到來。

搖曳的柳林,碧藍的湖水,將這座繞著蘭池的學宮分成了五個區間,沿路過去依次是:明法館、六論館、八覽館、十二季館、天斟堂。

每個區域都是一大片庭院,碧池依著小山柳林迴旋其中,賞心悅目中處處清幽,竟是比咸陽王城還要令人愜意,看得出當初設計之人的不俗。

“卻是一個好去處,文信候倒是懂得享受!”

秦王政邊走邊讚歎,面如冠玉的神情之上看不出有什麼大的異動,行走一週,也不過是外圍區域而已,內部士子已經多達成百上千,各有議論,各有探討。

“觀其名,區域的由來應該是根據《呂氏春秋》索引。”

身著淺灰色勁裝長袍,手持長劍,柔順的秀垂肩,遍觀一週,鬼谷蓋聶亦是輕讚一聲,作為攝政秦國十多年的文信候呂不韋,自然有獨到之處。

說話間來到蘭池最南岸的一片庭院,三丈石坊前迎面一座白玉大碑,中央鑲嵌著三個斗大的銅字——天斟堂。進得石坊,遙遙便聞喧譁之聲從柳林深處的庭院傳來,三人面上有興趣,加快腳步循聲逼近。

果然在一座木樓前的天然谷地中看見了五色斑斕的人群,秦王政三人站立外圍,精光閃爍的眼眸掃視一切,在數百人圍攏的人群高臺之上,一道熟悉的身影站立其上。

“看,綱成君說話了!”

秦王政饒有興趣,左右看了鬼谷蓋聶與周清一眼,雙手揹負身後,想不到今日來的時間倒是可以,遇到剛成君蔡澤在其內言語了。

想起剛成君蔡澤與文信候呂不韋的關聯,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以多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