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兩百九十二章 道者無極

這一點,從之前在烏氏居中觀那楊朱一脈的蒼璩也有此感,但步入此境數月,卻有不同之感,力量的演變或許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則是神融天地,神融造化。

修行之路,築基而始、煉氣通脈、混元先天、化神玄靈、悟虛而返乃至於合道歸元,合道歸元之後,則為身融萬物的至高之境,達到天地與我一體,萬物與我並生。

那種境界,周清現在根本想象不出來!

道家先賢中,在祖師老子之後,有一人,名曰文子,其人於列國不顯,但其弟子卻是名傳列國,那弟子為越大夫范蠡,范蠡學成之後,文子授范蠡七計。

其後,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而滅吳,其後兩計成就財可通神的陶朱公,其人無為至極,學道祖師,卻不顯天地,詮釋道理,臻至無極。

經閣之中,典籍記載,文子之道,在於學貫萬物之始,而後貫通陰陽之道,神融天地之間,造化四時之妙,乾坤天地合一,方位大道至極。

其曰: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故一之理,施於四海,一之嘏,察於天地……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堪為玄妙之門!

第一代鬼谷子王詡問道祖師,則是從《道經》開篇第一章所得一門,萬事當先,圓方門戶,雖覆能復,不失其度,堪為眾妙之門。

其後的道家先賢中傑出者如關尹、列子、楊朱、莊子、彭蒙、田駢……伊文之人等等,其人修為皆破入悟虛而返,乃至於合道歸元。

乘風而行參悟天地妙理,一夢世間萬物成空,一念無極大道之門,虛幻北冥無窮陰陽……這是一位位道家先賢的道理,如今北冥師尊也可位列其中。

何為道?

夫道者,高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原流泉浡,衝而不盈,濁以靜之徐靜,施之無窮,無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

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烏以之飛,麟以之遊,鳳以之翔,星曆以之行,以之取存,是天地萬物的起源。道先天地而生,窈冥無形,渾而為一……

洋洋灑灑不可數,然能夠從其中感悟者渺渺矣,周清靜立於庭院中良久,靈覺極盡開闊,綿延數百丈、數千丈、乃至萬丈,以咸陽宮為中心,蔓延整個咸陽城。

周身明耀的紫色玄光擴散,浩瀚無比的真元湧動,頂上三花自動顯化,呈現玄妙之道韻青蓮,沉浮頭頂三尺之處,迴圈往復,奇妙之力頓生。

靈覺遨遊於天地之間,肉身有感,自動盤膝而坐,凌空而起,一道混元黑白的太極圖出現在身下,陰陽無極的力量充斥其中,造化與磨滅的氣息突顯。

頭頂三花,接引天之三寶日月星,下合人身精氣神,腦海深處的眾妙之門閃爍,三花聚頂湧出一絲絲更為斑斕的異色,湧入身軀,沉浸百脈,歸於五臟六腑,渾身永珍。

“公子,你終於回來了!”

忽而,正在周清靈覺暢遊天地間,欲要深深感悟天地之道,尋求自身道理之時,一道清脆悅耳的歡喜之音悄然間湧入心間。

一瞬之間,永珍歸元,不知暢遊何處的靈覺歸體,頭頂的三花隱匿,周身異象不顯,身下混元太極圖不存,雙目睜開,耀眼的紫光吞吐。

呼吸之後,整個人出現在正廳跟前,目光所至,雲舒與弄玉、焰靈姬三人映入眼簾,半載多不見,二人身上的清靜之氣越濃郁了,修為也強橫許多,似乎也更加出塵了。

“你們近來一直居住在西城府邸?不過於書信之上,你們可沒有提到。”

玄清宮內的人氣淡薄,周清自是明白是什麼原因,數月以來,秦國之內大旱連綿,估計太樂出場都屬於罕見了,都著急治理旱情,那裡輪得上聽雅樂。

“公子,自從且月以後,整個秦國上下陷入大旱之中,咸陽宮內,各個官署投入其中,太樂無事,雲舒便是與弄玉姐姐搬遷之西城府邸了。”

“公子不在玄清宮,我們待在這裡,倒是有違秦法了!”

秦法嚴厲,秦法甚細,涉及整個秦國上下的各個方面,雖然公子在秦國內的地位甚高,但公子畢竟是公子,她們代表不了公子。

身著一件略顯簡單的素白色裙衫,其上有著一朵朵桃紅色絲線繡出的鮮豔梅花,從裙襬一直延伸到腰際,一條玄白色的寬腰帶束腰,突顯越苗條的身姿,舉動之間,翩翩似精靈,秀雅無雙。

跟隨者周清身後,緩步進入正廳中,伴隨著口中繼續脆語,連忙在廳中忙碌著,火爐燃起,熱水升騰,香茗之氣繚繞,復歸先前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