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三百九十二章 《陽春白雪》

“師尊!”

頗為令周清詫異,一直遊走於諸夏大地,妙悟天地自然玄妙的師尊北冥子竟然會出現在這裡,如此倒也罷了,為何還要從自己手中救走楚南公!

腳下淡紫色的玄光閃爍,跨越數十丈區域,行至那道灰色的身影跟前,算起來,上一次見師尊還是下山之前的事情,期間,雖聽聞師尊的下落,但一直沒有機緣。

至於其身側的那位銀白絲之女,不出意外,應該是歲月長河中的那位道家天宗頂尖高手了,天眼之眸落其身,觀其根骨,的確是修行的好苗子,無怪乎師尊心動。

在丈許之外道禮而下,近距離一拜,與數年之前的靈覺感知不同。那個時候,師尊身上的氣息不可探察,根本不能夠窺探之。

師尊所修乃是從莊周的《逍遙遊》而入,演化北冥鯤鵬之屬,一陰一陽,暗合天地乾坤,成就道理根基,丹田之象若汪洋大海,宏大斐然。

舉手投足之間,偉力顯化,頃刻間操縱自己和師兄的靈覺,一觀悟虛而返的奇妙,而如今,一切卻是不同了,雖也未能夠窺之本源,但卻豁然明朗甚多。

師尊的修為與陰陽家的東皇太一相差彷彿,均已經走到悟虛而返的巔峰層次,只差一步,便可入合道歸元,自從先賢莊周消失不見之後,師尊坐鎮道家,百家為之肅然。

“數年不見,如我所想,你果然突破入這個層次。”

“肉身無垢,白裡真居,造之則朱,祖師留下的道理落在你身,你應解悟純陽之妙。”

踏步在綠蔭大地之上,北冥子對著周清深深的頷,感知這個徒弟此刻的修為氣息,略顯蒼老的面容上盡是滿意。

自從莊子消失不見後,道家天宗與人宗便只剩下自己一個悟虛而返的存在,坐鎮道家自然足夠,但數十年來,無論是道家天宗,還是道家人宗,都難以看到驚才絕豔的天才。

赤松子雖資質不差,然,此生修煉到化神絕巔已然是盡頭。

人宗的木虛子資質與赤松子差不多,也應該是那個層次,故而,近二十年來,自己一直在諸夏大地行走,希望可以一邊參悟天地,一邊找尋道家的傳承者。

十年之前,心血有感,出現在上黨之地,救下眼前的徒兒,十多年後,一位嶄新的悟虛而返武者出現在自己跟前,而且還得了祖師之妙。

三年前,自己在三晉之地偶遇陰陽家的東皇太一,一番論道之後,機緣所至,得了一個天資不錯的苗子,只可惜身上的枷鎖不淺,若可解開,前路可望。

三個月前,在魏國單父之城,遇到身邊這個孩子,根骨之絕佳更在三年前那個苗子之上,若非其年幼,已然細細教導之。

單父之城西去,欲要歸宗,將身邊的這個孩子好好調教一番,將來未必不可以成為道家的支柱,沒曾想卻是隔空感受到悟虛層次的戰鬥氣息。

御風而至,一覽之前畫面,念及前塵之事,出手救下生命垂危的楚南公。

“若無師尊恩德,焉有玄清今日。”

“師尊也知曉祖師的純陽之妙?但……在經閣之中,卻未見記載,不知何故。”

純陽之道,脫陰陽五行,雖為祖師以劍而入,實則為祖師的道理本源之一,一劍揮灑,東來紫氣浩蕩,天地之力任意揮灑。

不過,在經閣與百家的經典中,自己卻未見這等記載,夢迴春秋之時,儒家孔丘問道,祖師不過簡言,難道說,被記載在儒家核心典籍之中?

無視身側的楚南公,無論如何,今日就算師尊再次,自己和他之間也得有一個交代!

“哈哈,昔年之時,我曾與儒家孟軻論道,倒是談及純陽之妙,故而,本家之寶落入他家,我一直遊歷在外,未曾記錄在冊。”

“說起來,儒家的浩然正氣行至絕巔,便是純陽之路,只可惜,數百年來,無論是儒家孔丘,還是儒家孟軻,都無一圓滿。”

北冥子清朗一笑,道家祖師雖為老子,但實則祖師傳下的奧妙都是經過關尹子代手的,創立道家根基,留下諸多修煉法門,再有道家多件傳承寶物,再加上道家數百年來的先賢輩出,得以有今日。

身披淺灰色的錦袍,腦海中閃過純陽之道的玄妙,還是與儒家孟軻相談的時候所得,那個時候,孟軻已經破入合道歸元的層次,直追儒家孔丘。

否則,儒家在齊魯之地的根基不會這般渾厚!

在道家沒有記載的純陽之妙,卻留在儒家之內,還是儒家孔丘親自留下的手札,非儒家最為核心的傳承者,不得見!

何謂純陽?形神凝練如一,脫胎換骨真居,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萬劫不滅,亙古不息。

“今日機緣,在大梁遇師尊,純陽根基雖鑄就,然諸般道理晦澀,還望師尊釋開道音。”

“只是,玄清不明,師尊何以救楚南公?”

道家天宗然物外,生死本就看淡,於師尊這般的絕頂存在更是如此,然而,眼前卻似乎有著一個例外,還是一個不小的例外。

再次對著師尊道禮而落,並未深入純陽,話鋒一轉,落在一旁身形狼狽不堪的楚南公身上,非師尊救他,直接被自己鎮殺了。

難道說師尊與楚南公有舊?

亦或者楚南公對道家有恩德?

還是說是其它的緣故?

“我救他並非是為了他,而是另一人所託,今日了結此事,也算還一個多年前的因果,於你,於我,於整個道家而言,都是可得之事。”

聽周清之語,北冥子亦是將目光看向身側的楚南公,自己身為道家天宗的前任掌門人,自然不會和陰陽家的人有什麼交集。

自從五百年前陰陽家脫離道家之後,兩家因為道者理念之分歧,一直涇渭分明,並未有什麼交集,縱然在稷下學宮之中,也僅僅是論道,並未深入。

只是,道家和陰陽家之間卻因為另外一人有了關聯,若非當年那人助力,道家天宗險些覆滅,這等大恩,焉得忘卻?

天宗之人雖脫凡俗,但畢竟身入凡俗!

“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