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宗曉夢

乘風而行,三人便是向著大梁城外奔去,虛空俯覽,周清的注意力便是來到此刻那看上去神容不驚的銀女孩身上。

若是尋常人,乘風而行,必然心驚膽戰,但其人卻沒有任何變化,踏在師尊腳下的混元太極圖上,只是頗為好奇的看向下方,想來是有不少經驗了。

“不錯,原本為師欲要將其帶入天宗,交給赤松教導,只是,以曉夢的天資,不出二十年,便可過赤松,到時候,有這個身份,也方便許多。”

“曉夢是我忽一次神遊天地,靈覺有感所見,其根骨絕佳,不在你之下。”

看著身邊的曉夢,北冥子為之頷,跟著周清引領的路線,將曉夢資訊簡單而語,即是道家機緣之人,天賦絕倫,對比玄清也不遜色。

只不過玄清的機緣太過玄妙,初入修煉,不到一年,便是破入化神,如今更是悟虛層次,奠就純陽根基,而曉夢將來也是有機會破入這般層次的。

若然為赤松弟子,期時,輩分相隔,道家弟子雖脫凡俗,不拘禮儀,然不得不承認,禮——還是有點用處的,諸夏之大,唯禮匡之,可為大道。

“有師尊親自教導,待其地支轉半,築基修行,地支圓滿之日,破入化神不難!”

何為天資?

親近天地自然者,為天地自然親近者,為天地元氣喜愛者,再加上北冥師尊的指導,悟虛而返的境界之前,只怕不會有什麼掣肘。

“化神不難,悟虛難入。”

“待曉夢破入化神,我便讓其跟在你身邊,好生的歷練一番,體悟紅塵自然,靜修己身之道。”

於道家天宗來說,化神層次的武者不算什麼,只要按照祖師、先賢留下的典籍按部就班修行,當真不難,唯一天塹便是鑄就道理。

“是!”

周清點點頭,以曉夢師妹的天資,連師尊都言她可破入悟虛,那就絕對有這個資格。

******

“見過……師祖!”

玄光一閃,三人自然而然的出現在小靈、小衣二人跟前,晴空白日當頭,大梁城外的寬闊場地上,仍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猛然見到師叔歸來,身邊還多了兩道老幼身影,小靈神情不由得為之一愣,對於那位幼者,自己雖不認識,但老者卻熟悉無比。

當年,便是尊眼前這位老者之意,入道家天宗修行,得以有今日,後來也從師叔的口中知曉,其人乃是師叔的師尊,既入道家天宗,當為師祖。

近前一步,道禮而落。

“前輩!”

一側的小靈也是近前陰陽道禮,在腦海的久遠記憶中,似乎也見過這位老者的影子,觀哥哥如此,似乎也記起了什麼。

“不錯,你兄妹的命數已改,前路可望。”

“當初在這三晉之地,以我的能力,也僅僅能夠將你帶走,如今,靈衣玉佩歸元,當為喜事。”

大道同途,北冥子雖未修煉占星律,但也能夠感知一二,三年之前,遇到小靈的時候,也正好碰到東皇太一,原本小靈也是要被帶入陰陽家的,其命星暗淡無光,死意纏繞。

不忍美玉糟蹋,一番論道之後,便將其引入道家天宗。現今看來,此子身上的死意徹底消失,道韻籠罩,清明自開,化神可入,悟虛可期。

又看向那少女,亦是解開枷鎖,少司命的氣息初顯,不出意外,將來必然繼承陰陽家的少司命之位。觀二人之力,揮手間,便全部而起。

“師尊,我等還是先進城吧。”

諸般禮畢,周清上前一步,牽著自己的馬韁,對著北冥子與曉夢看過去。

在大梁城遇到師尊,自然要好好的論道一番,師尊修行近百年,對於道家的修行自然有很深的感悟,而那正是自己缺少的。

沒有遲疑,一行五人便隨同三匹馬,跨越大梁城門前的護城河吊橋,走過城門,步入真正的大梁城內,先前為了追殺楚南公,倒是沒有好好一觀。

如今南門而入,放眼處,滿是列國的商賈,耳邊傳來一道道諸夏各地的方言雅韻,僅此一點,越秦國咸陽尚商坊多矣。

如今的尚商坊內,隨著文信候呂不韋的不存,倒是顯得有些衰落了,秦王政遵循商君法制,於商賈之事苛刻些許,是故,秦國商事略有低迷。

但在大梁城內,在這列國第一大富饒城池之內,卻看不到半點商事衰落的樣子,城池內劃定固定區域,一座座酒肆、商賈商鋪林立,寬闊的街道之上,亦是可聽一道道貨郎之音。

“凡俗風雲變幻,為師弱年之時,魏國在列國之中尚稱得上大國,現在卻有亡國之象了。”

年近百載,作為諸子百家存世不多的名宿,北冥子有資格評論此言,少年之時,魏國霸權雖不存,但魏武卒仍在,秦國雖強,也不敢輕視。

但現在卻可以隨意拿捏了!

也就是可以從這大梁繁華之上,依稀可見魏國鼎盛時期的不俗。

“祖師有言: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是以祖師之言奧妙盡顯,諸夏之人多愚昧,未曾領略也。”

祖師一身精華,熔鍊《道德》二經中,以此經之玄妙,稷下學宮將其列入至高,緣由於此,稷下學宮內,道家之學更是排名之一之學,就是儒家孔丘也曾問道。

於世間萬千,一言以蔽之,得之無為,無為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