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四百一十五章 墨家三派

兼相愛,亦非攻,看似美好的理想信念,實則於如今大勢不合,而道家所修便是天道,順應天地大勢,方能亙古不滅。

墨家如此作為,現在不滅,不久之後亦是當滅,以山東六國民眾之苦加持己身,罔顧秦國民眾之苦,此非雙重之標?

“秦國法治,苛政猛於虎也!”

“秦國之民受一時之苦,而得萬世之安樂,況且秦國乃邊鄙之地,不入諸夏之風華,數百年來,百家不入秦,便是最好的見證。”

“秦國消失,於如今的諸夏來說,更是莫大好事,期時,列國相安無事,禮儀風化重現,復歸聖王之世,何其良善!”

自從百多年前秦國崛起以來,整個諸夏內的戰爭六層以上與秦國有關,死傷的兵士八層以上與秦國有關,秦國東進,拓土數千裡,三晉之地憑空消失近半。

連年征戰,齊魯之地亦是不得安寧,每一年都有大量從西側列國淪亡的貴族與庶民,墨家兼愛,如何忍心看著這一幕。

路枕浪言語越的冷酷起來,整個人在論戰高臺上更是精氣神十足,迎著四周頗有不少頷的百家同道,不住回禮。

“公子何等身份?焉得此人如此輕慢,待奴家將其打殺!”

高臺右側的道者所在區域,周清離開那張條案後,無人站位,焰靈姬倒是一身華麗的靠近些許,渾身上下本能擴散嫵媚之氣,美眸閃爍,眺望上。

聆聽公子與那墨家之人的爭論,著實有些無趣,不明白公子為何要和他們浪費力氣,天地之間,誰的力量大,誰便可掌控一切。

秦國霸絕諸夏,公子一身修為凡脫俗,區區墨家算得了什麼,藍色的雙眸輕輕眯起,輕語之,修白的手掌抬起,一縷火紅之焰升騰。

“……,這……,姑娘不可!”

“此為稷下學宮,百家匯聚之所,其內行事,全憑道理相爭,修為之事鮮少加持,玄清道友神情依舊,想來那墨家路枕浪之音無礙。”

原本一直靜靜觀看高臺上論戰爭鳴的宋缺與尹仲等人,猛聽焰靈姬之語,心中豁然一突,雖不至此女身份,但能夠隨伺玄清子身側,想來非凡。

觀其憑空火焰,脆音隱現殺伐,連忙轉過身軀,低語攔阻,此刻高臺爭鳴,天宗玄清子並未有異樣,想來是有把握的。

否則,此女出手,無論如何,按照稷下學宮的規矩,道者此行爭鳴論戰休矣。

“若不是你們相邀請,公子豈會將他們放在心上。”

跟隨在公子身邊甚久,自然清楚公子對於諸子百家的態度,墨家看似聲勢浩大,若公子願意,早就直接調動力量,橫跨諸夏,攻殺墨家。

紅唇輕啟,吹滅手指上的火焰,雖收斂秘術,但另一道火焰卻憑空浮現在雙眸深處,凝視臺上的墨家之人,火魅真意流轉。

“好生待著,切勿亂動!”

不過,那股凝練的火魅真意剛衝向高臺,便是被周清隨意的一口氣吹散,潰落虛無,天籟傳音之下,直接回響在焰靈姬心間。

天地元氣微微顫動,整個論戰堂內,修為破入化神玄靈境界之人,皆有感覺,靈覺忽閃,數息之後,歸於寂靜,沒有其餘異象。

“墨家看來無人耶!”

“贏秦先祖伯益乃是舜帝封賞的治水功臣,賜姓為嬴,而秦國更是大周天子親自賜封的世襲公爵之國,諸夏之內,除卻燕國之外,誰可與秦國論正統!”

“大周共主天下,秦國在其內,然則在閣下的語中,卻將秦國撇除諸夏,將秦國之人撇除諸夏之民,甚至於玄清懷疑閣下是否一臨秦國!”

論道這般地步,周清再次輕嘆,整個人也從條案後起身,拱手四方一禮,這……墨家路枕浪好似與秦國有頗大的仇恨。

好好的道理之政,不知不覺便是偏離軌道,感此,周清也未多言,沒有理會身側路枕浪的神情微變,清朗之語繼續。

“秦政苛刻?不知是誰有言?”

“論及政事,儒家一直以來精研破深,數年前,我曾與儒家荀況咸陽一聚,其人曾語:入秦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

“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

“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

“難不成墨家這位自襯在政事見地越儒家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