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你一程

“是!”

兵士連忙起身,連忙小跑著在前面領路。

身後則是跟著一大隊甲衣精兵,弓弦上弩箭,隨時出戰,若然那群墨家弟子還在地道之中,就是他們的死期,若是逃走了,當即可追擊。

******

“哈哈哈,道武真君閣下,這天上人間雖出現在臨淄不久,但盛名傳揚甚久,諸多公室貴族都甚是喜歡此地。”

三日後的天上人間三樓雅間之內,周清端坐在上,一襲火紅華麗錦袍的焰靈姬隨伺身後,下右側,齊國丞相後勝親自,一側同樣有天上人間頂級的舞姬伺候。

醇香的美酒斟倒,柔媚的軟玉再旁,廳堂之內,更有三位身姿婀娜的舞姬水袖齊飛,雖無絲竹管絃助興,也足以暢懷興趣。

後勝雙手舉杯,看向上的周清,朗聲而語,讚歎此地,觀其神色,倒是頗為實心誠意。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為後勝頗為喜歡此處。

於周清而言,聽其言,直接隨風而逝,天上人間矗立在臨淄內,每個月上交的例份大都進入後勝的口袋,每次不亞於千金之數。

如此,怎不喜歡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的出現不過隨意而為,玄清出身道家天宗,雖脫凡俗,但既然入世,自是要享受世間極致的樂趣,歷經紅塵諸般。”

“丞相以為然否?”

持酒樽隔空頷,輕抿一口,嘴角邊一隻修白的手掌捻一枚精緻點心近前,微微一笑,吞入口中。隨即,放下手中酒樽,探問之。

“此語妙哉。”

“後勝欣以為然,十多年來,後勝一直領齊國國政,政事加身之下,鮮有舒緩、歡樂之事,有此妙處,縱身一日,足可樂也。”

後勝附和一語,面上滿是笑意,單手攬過身側那極品舞姬的妖嬈身姿,觸手柔滑,頗為宜人,頷看向周清,滿是自得與快哉。

“數十年來,齊國政事平穩,國泰安詳,多賴丞相之功,不愧為齊王倚重的國之柱石。”

“比起丞相,玄清卻是遠遠不如了,一身所學均道家妙理,於諸多繁瑣政事不擅長,故而,請辭我王,出遊諸夏,一覽風華。”

“年歲有餘,歷經楚國、魏國,直到如今的齊國,只可惜,若沒有那些所謂的遊俠、劍客之風,玄清心間當極為樂哉。”

雅間之內,隨意閒談,彼此對飲,朗聲之音不絕,看著下那逐漸被焰靈姬有意無意擴散的火魅術籠罩之人,饒有深意而道。

後勝的存在,對於秦國來說,是絕佳的助力,數十年前,長平之戰的時候,秦國與趙國相互對峙,到大戰三年中最後一年之時。

秦國國內糧草匱乏,趙國國內同樣糧草匱乏,原本昭襄先王以為,長平之戰當無功而返,不曾想應候范雎略施小計,便是攔阻了趙國求救富饒齊國之行。

一計而落,齊王與田單本已經答應供給趙國糧草,但次日直接變卦,斷然否決,其內之功便是後勝之力,沒有齊國的援助,再加上應候施展的反間計。

那一年,長平之戰為之終結,徹底打垮了山東六國唯一在軍事上媲美秦國的趙國,雖然其後秦國政事混亂,但山東六國更是不堪。

“哈哈,道武真君不必憂心,既然身處齊國,斷然不會讓外力侵擾閣下的遊覽風華之意。”

“三日前,後勝已經派兵射殺稷下學宮的所有墨家之人,而且下達追鋪文書,齊國之內,凡是墨家弟子,均擒拿之。”

“非如此,歷經後勝的探尋,儒家似乎也摻和有損秦齊兩國友好之事,故而,亦是派兵將儒家公都子一行人關入監牢,等待閣下的處置。”

“百多年來,儒家在齊國的名望不小,趙國趙震多日前,曾出入小聖賢莊,三日前便有了侵擾閣下之事,小聖賢莊雖為直接出手,嫌疑不小!”

後勝老成謀國,如何聽不出周清言外之意,單手從身側那舞姬的腰腹間伸出,拱手一禮,朗朗大笑,便是將三日來的所有成果說道而出。

做出此事,墨家必然要付出代價的,而儒家既有嫌疑,也別想乾淨脫身,固然儒家勢大,但齊國之內,還輪不到儒家做主。

“丞相行事,玄清自是放心,不過,那日襲殺本君的只有劍聖曹秋道、墨家鉅子、趙國趙震等人,並無儒家之人。”

“或許儒家於此事有關,但沒有直接證據,秦國的連坐之法可不合齊國之法,況且儒家公都子為百家名宿,若然有失,於齊國名望有損。”

聽後勝之語,周清面上笑意閃爍的點點頭,拱手回禮,三日來的事情,自己也是知曉,看來這後勝的確伺秦之心不淺。

不過,一下子得罪百家中的儒家和墨家,所承擔的風險也不小,當前之時,後勝可不能夠有事,提及儒家諸人下場,周清手掌擺動,意蘊而顯。

“這……,道武真君以為當如何處理儒家諸人?”

瞬息之間,後勝心中一暖,無論對方所言何意,齊國之內,自己行事雖無懼儒家,但儒家所霍亂齊國,也是相當大的麻煩。

聽對方之意,似乎不想要重罰儒家,感此,後勝眼中靈光一閃,探尋問之。

“傳我語於那公都子:墨家鉅子已歿,不日之後,道家天宗玄清子當親自前往小聖賢莊,送儒家掌門公都子最後一程,相聚其師孟軻。”

“丞相,以為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