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四百三十章 大道無缺

如果在臨淄之內,公都子不同意自歿,那麼,所有的儒家弟子都別想回去,自己之所以若能夠公都子為儒家負責,乃是在給儒家一個機會。

今日,伏念言語饒恕公都子,那麼,就意味著,儒家不想要那個機會。然而,今日五人在此,其中意蘊不自言明,他們既想要公都子,又想要那個機會。

“《孟子·告子上》有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伏念,你對這句話應該很熟悉,天地萬物,想要完美而盡得,你覺得你們可以做到?”

絲毫不掩飾對於儒家的威脅之意,先前就曾與小靈說過,天道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者亡,儒家如果想要逆轉大勢,那就只有一個結局。

現在的儒家不過是百家中稍大的一家而已,諸子百家,各有其道,就算沒有了儒家,還會有其它的學說吸收儒家精要。

“若然師尊身隕,儒家可以得到什麼?”

一番話,令得整個周圍的氣氛越凝滯起來,伏念等儒家五人沉默甚久,箇中道理,他們如何不清楚,但就是因為太清楚,才會不甘。

儒家紮根齊魯大地,而現在,卻要因為將來有可能生的一件大事,而使得自家掌門身隕,若是,將來沒有那件大事,此事定將成為百家笑柄!

但,在五人心中,將來那件大事卻十有八九會出現,否則,今日五人不會出現在這裡。

“君可不行儒道,而儒道若要大興,必須透過君王。”

“從我出現在桑海之地開始,你們儒家就要面臨一個抉擇,一個你我都知道的抉擇,抉擇的越早,儒家獲得好處越大。”

“於伏念你來說,更為重要,不出意外,你應該就是儒家下任掌門,到時候,諸般決策就在你手,至於你等,則是儒家的棋子,落在何方就看你的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仁德仁義如儒家,也擺脫不了這個至理,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博弈。

伏念五人來此,不會不知道這個結果。

語落,沒有與五人多言,該說的東西,自己都已經說了,該怎麼做,那就全看儒家自身了,路,終究是自己走出來的。

數息之後,那庖丁再次出現,身後跟著五位夥計,每一位夥計手中都端著一隻精緻的玉盤,玉盤之上扣著華美的青銅蓋。

目光掃視,看著客棧中的伏念等人,明顯是識得的,旋即又滑膩作了一個儒家之禮,憨憨一笑,將身後的美味佳餚落在周清面前的條案上。

當然,還有數份新出爐的點心陳列在伏念五人所在的條案,籠屜之內,精緻可口的點心熠熠生光,可惜,在此刻的五人心中,卻沒有半點慾望。

******

“伏念,記得數年前,韓國公子韓非與如今秦國上卿李斯曾在小聖賢莊讀書,不知你對於他二人知曉多少,如何評價?”

庖丁的手藝的確有一手,數年來,諸夏間,還從來無人能夠在味蕾上令自己心動,但今天,庖丁做到了,以肥牛精心烹製的五道菜,各有其妙。

再加上各種名貴的滋補之物,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藥膳一體了,品味一二,五盤菜全部落於焰靈姬三人的腹中,隨即,沒有在有間客棧停留,扔下一個金餅,便是離去。

客棧之外,伏念五人各自牽著馬匹靜靜等候,觀周清四人而出,緩步上前,行走在此刻已經熱鬧非凡的寬闊街道上,耳邊充斥著一片只有在安寧祥和之所才會出現的聲音。

周清牽馬行在前方,伏念五人居於左側,焰靈姬三人居於右側,看著身旁那仍舊有些愁眉不展的伏念,微微一笑,隨意問道。

“這……,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韓非與李斯均出至小聖賢莊,為儒家弟子,伏念豈敢肆意而語,違背仁禮之道!”

聞天宗玄清子之聲,伏念思緒迴歸,感此,神色為之一滯,拱手一禮,輕輕搖搖頭,此語不合儒家之仁,不合儒家之禮。

“違背仁禮之道?”

“張蒼,你為荀況弟子,數年前,曾與韓非、李斯同門就學,不知於我所問,可有所言?”

眉頭一挑,這伏念還真是固守儒家傳承,孔孟之道加身,中庸之道守身,話音略有提高,行在前方,靈覺所至,話語清晰無比的傳入伏念身後。

“韓非與李斯均師尊門下驚豔之才,韓非本韓國公子,十多年前入學師尊門下,歷經十年,法術勢大成,才學百倍於蒼。”

“李斯本楚國上蔡吏員之家,為求學,甘願放棄手中一切,蘭陵之內,苦讀數年,深得師尊道理精髓,才學雖不若韓非廣博,但卻精幹、務實有加,頗得師尊讚譽。”

“至於其餘之言,雖有所感,蒼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