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合一

“蒼龍七宿的秘密為大周傳承,那些守藏室之書有相當大可能性!”

殘劍應聲頷。

“看來,那些後輩弟子也該辛苦一二了。”

“既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遲,待會公都便傳令下去,明日派遣弟子與二位一同入藏書樓,翻閱守藏室之書,探尋蒼龍七宿之秘。”

“只是,接下來,你二人要在小聖賢莊待上一段時間了,玄清子也會在這裡停留些時日,公都希望二位能夠顧全大局,以要事為先。”

只要有一絲可能性,公都子自覺都要派遣儒家弟子翻閱那批書,十多年來,那批書已經荒廢很久了,想要全部整理而出,以小聖賢莊內的儒家弟子數量,沒有數月之功也做不到。

然,只要有所得,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語落,一道蒼老沉穩的目光又落在殘劍二人身上,和天宗玄清子共同處在小聖賢莊,於二人來說,想必心中甚是壓抑。

******

“咸陽一別,眨眼間過去數載,荀況先生還是這般康健,而且修為更進一步,當真是可喜可賀,這般下去,再過數載,可一窺玄關之妙。”

公都子離去之後,周清一行四人便是在荀況、伏念、張蒼的引領下,前往小聖賢莊幽居清雅之地,雖然驕陽愈盛,但向著小聖賢莊深處走去,一股股清涼之感頓生。

臨近山谷幽泉、清流所在,水韻瀰漫,林蔭交錯,灌木自由而立,呼吸吞吐天地元氣,一切是如此的清新,如此的舒適。

看著在前方引路的荀況,靈覺忽閃,從之前見到荀況的第一眼,就已經感應到荀況身上的氣息不同,數年前,荀況一身修為不過化神絕巔,距離凝練玄關種子還有一段距離。

今日相見,對方身上氣息有渾圓之勢,玄關韻味初顯,明顯已經入了門道,即將踏足領域妙境,即將踏足當年趙國中山夫子的境界。

數年前的洛陽之戰,那中山夫子若是不出現,而是安穩修煉,說不準還有突破之機,只可惜,為楚南公說動,身隕當場,被自己鎮殺。

一語出,身側的伏念二人神色意動,難道師叔有可能破入玄關,登臨悟虛而返?聽那玄清子不似胡言亂語,當即,心中歡悅之情湧現。

“荀況老矣,縱然破關,又如何比得上玄清子天資驚豔。”

“比起玄清子你在武道上的絕,荀況更是敬嘆你於天地大道上的感悟,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雖只有八個字,但卻憑空將儒家大道推進一個層次。”

“只此一言,玄清子你必將留名史冊,名垂千古!”

身為儒家大宗師,自是明悟玄清子這八個字的內涵,非有對天地之妙,百家之學有極深感悟,否則,斷然沒有這般言論。

武道雖強,不過能夠令人口頭臣服!

而道理之強,卻是能夠令人心悅誠服!

是故,數百年來,儒家內一直文道昌盛,修煉武道之風反而不顯,不消能夠威震百家,自保有餘便是足夠了,墨家如此,法家更是如此。

“哈哈,留名史冊,名垂千古,那些均是身外之物,我道家修天人大道,以期有朝一日身融萬物,追尋祖師痕跡,方位正途。”

“若非一些原因,玄清也不會留在秦廷之中。說來,先生之學,熔鍊百家,門下弟子亦是多精幹、務實之才,韓非與李斯暫且不提,張蒼、6賈等人均非凡。”

“先生可有意讓他們前往秦廷為官?”

儒家之內,諸多儒家弟子埋經案,長於智謀,少於幹練,而荀況門下卻不一般,其人長於法家、儒家、道家,尤其是法家之學的結果之論,更是體現在其弟子身上。

有教無類是為上,歲月長河中,荀況門下的弟子多大才,今日入小聖賢莊,心有意動,看著身側的伏念與張蒼,輕輕一笑。

伏念,自是不提,乃是未來十日後的儒家掌門,而張蒼明顯非治學宗師之才,入世幹練方為正途,方能一展儒家三綱八目內聖外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