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五百零八章 晉爵

“不錯,弄玉你的修為頗為長進,看來數載以來,未曾荒廢也,且入座!”

對著弄玉點點頭,近三載未見,弄玉身上那一絲絲紅塵之氣似乎消散許多,轉而代之則是一縷無形的貴氣,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雅緻。

體態更為曼妙,眉目更為傳情,靈覺籠罩起身,一身修為也有不小的長進,距離先天巔峰層次都不遠了,更為珍貴的則是其一身清靜之氣連綿。

“喏!”

弄玉脆語而落,輕撫衣衫,入座條案之後。

“數年來,寡人多忙碌於政事,昭德宮內多虧有弄玉姑娘,諸夏傳言,列國琴技聖者當為趙國曠修,但在寡人看來,弄玉姑娘決然不差,甚至還要越曠修。”

“故而,寡人以為,弄玉姑娘教導麗良人有功,當封賞之,武真君以為何?”

弄玉之名,在贏秦宗族的族譜上,亦是有,不過那是數百年前的舊事了,作為穆公之女,公主弄玉擅長吹簫,引得天人而動,身跨綵鳳飄然離去。

此事雖不知是真是假,但王室榮耀而顯,而今,同樣有弄玉之人擅長音律,更是細心教導自己心愛之麗良人,當得一功。

只可惜,期間,自己也曾封賞,而弄玉姑娘不接受,如今王弟歸來,無論如何,王弟既然拒絕了,那麼,弄玉所得也得封賜下去。

“大王過譽也。”

“弄玉本為奉常屬官,位列太樂,更為宮廷樂師,教導宮中貴人琴技之事,不過份內。當然,大王若是將麗良人盛寵遺澤而下,也無不可。”

周清朗聲而語,於弄玉的封賞自是無需太多思忖,先前自己拒絕封侯,如今賜封弄玉,不無不可,拱手一禮,對著公孫麗看了一眼,笑音傳蕩。

“哈哈哈,武真君知寡人也。”

“趙高,傳寡人令,太樂屬官弄玉,侍奉、教導麗良人有功,爵進兩級,同公大夫之位,即日起,當為宮廷太樂下席樂師。”

秦王政同樣歡笑而對,奉常位列九卿之一,其人多為贏秦宗族之人擔任,是故這一系的官位多位清貴,但實權不顯,封賞之,傳揚出去,重臣也無言。

對著身側的少府令趙高看了一眼,口令而落,接下來便是長史擬定王書,賜爵之禮儀落下,當可功成,王弟之言驪姬盛寵遺澤,其內也不乏王弟之遺澤。

“喏!”

少府令趙高接令,躬身一禮。

“弄玉謝大王封賞。”

待在宮廷數年,對於諸般禮儀自然清楚的瞭解,迎著周清看過來的微笑目光,弄玉同樣面上輕笑而出,起身離開條案,行至殿中,屈身一禮。

“大王,看來還是武真君顏面足夠,近年來,妾身也曾勸說大王賜封於弄玉姑娘,只可惜,弄玉姑娘一直不肯接受。”

“而今,武真君歸來,一語而定,既然大王都賞賜了弄玉姑娘,那麼,妾身也該對弄玉之功而謝,小清,去昭德宮取來那隻丹陽蝶舞釵,那是我入宮前就帶在身邊之物,今日,當送與弄玉姑娘。”

聞秦王政封賞弄玉,同樣靜坐在上的公孫麗亦是而動,先是對著上的大王一禮,而後美眸視線落在弄玉身上,三年來,弄玉姑娘教導自己琴技,卻有辛勞。

旋即,對著身側伺候的侍女令下。

“弄玉謝麗良人封賞!”

聽此語,弄玉再次對著公孫麗一禮。

呼吸之後,迎著秦王政的擺手示意,弄玉歸於座位。

“大王,素聞武真君數年來就一直在遊歷諸夏,縱覽風華,一路而進,想來所觀所見多矣,前些時日大王曾允諾與妾身縱遊濮陽,只可惜,事有耽擱,未可而成。”

“今日妾身斗膽,想要武真君述說諸夏風華,以全未盡之意,大王以為如何?”

隨之,未待秦王政言語,公孫麗那一雙靈光閃爍之眸俯落周清身上,神情未有異樣,脆音迴旋,音韻不續,看向身側的秦王政。

“看來麗良人還是在埋怨寡人也,說來,對於武真君遊覽諸夏列國,寡人也是心神期待久矣,奈何大事加身,未得逍遙。”

“如今武真君歸來,倒是可與我等好好一論諸夏風華。”

秦王政神色略有尷尬,上次曾允諾驪姬縱遊濮陽,但正值上將軍桓齮兵敗,未曾繼續,如今驪姬有此請,倒也在情理之中。

真論起來,諸夏七國中,自己如今所至不過趙國、韓國、秦國,於其餘諸侯之國怕是難以一覽了,不過,若然它日一天下,定當好好巡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