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五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甘

這份布帛文書上的條件不多,只有三個,看來趙國那邊也很明白一個敗軍之將的價值,並未漫天要價,況且一位垂垂老矣的上將軍,價值更是不顯。

看著文書上的第一個條件,周清略微思忖,看向秦王政,輕語之。人體第一腳趾乃主力所在,失之,則渾身無力,不過普通人也。

“可!”

秦王政頷以對,先前趙國商榷的交換條件未至,心中就已經有感,徵詢國尉尉繚之後,其也是如此回答的,如今,王弟亦是如此之策,自當納之。

“兵退太行山以西百里,歸還所攻掠的趙國城池!”

“退兵可以,但城池是絕對不可能退還的!”

視線落在第二個條件之上,周清悍然而語,如今關外大營出兵攻趙有成,自當退兵,不過,那些被秦國兵士攻陷的城池就不用想了。

“武真君知寡人也。”

一語出,秦王政亦是此感。

“至於第三個條件,想不到還與玄清有關,想要拿回干將莫邪兩柄利刃,有趣,看來陘城書館對於趙國王室的影響仍在。”

干將莫邪之劍全部在自己手上,這應該也是秦王政在剛才章臺宮內沒有公佈這道文書的原因之一,區區兩柄利刃也能夠上交換文書,趙國看來真的墮落了。

“干將莫邪之劍,寡人知之,乃是數百年前吳越鑄劍師歐冶子所煉名劍,若是落在武真君手中,寡人焉敢擅自做主。”

如周清所想,這第三個條件的確是影響秦王政剛才沒有在章臺宮公佈文書的原因,若是這兩柄劍屬於羅網,屬於秦國府庫,自無不可。

但屬於武真君,便是屬於私人,秦國法理,君王也不可違背。

“哈哈,不過區區兩柄利刃而已。”

“趙國所言的這三個交換條件,全部應下,自然是不可能。若然趙國想要拿回干將莫邪兩柄利刃,須得付出兩千名被俘趙國兵士的代價。”

藉著秦國願意同趙國商議交還上將軍桓齮之事,陘城書館插手,欲要尋回干將莫邪,周清雖覺得有些好笑,但既然要拿回利刃,也得付出點代價。

三個條件中,唯一為趙國看重的想來就是第一個釋放被俘的一萬多俘虜,但斬去第一腳趾之後,那些人已經不成兵卒了。

而且,秦國也能夠藉著此事,宣揚山東列國為之心悅的仁厚、德政之舉,一改山東諸國臣民恐懼的虎狼之形,得失不好說。

至於第二個條件與第三個條件,則是無所謂的,退兵在計劃之中,名劍利刃雖好,想要憑空拿走,就看他們自己的抉擇了。

“為一敗軍被俘上將軍,秦國付出如此代價,寡人心中不甘也。”

雖言上將軍桓齮身份不俗,但那一萬多被俘趙國兵士,對於如今的趙國來說,也是一股不弱的力量,或許如王弟所言,不可能再為兵卒,但庶民亦可有功。

秦王政神色仍舊有些低沉,非王弟之策,自己是絕對不可能理會桓齮的,一戰身隕五萬秦國兵士,未將其族滅,已然心懷寬廣了。

“大王不必如此。”

“天地之事,福禍相互依存,在大王看來,是有損顏面之事,是有損國威之事,但因此事,我等也可更好的謀略分化趙國。”

“據玄清所知,如今趙王遷雖在位,但前太子嘉聲望仍存,若然將歸還趙國俘虜之功落在太子嘉的頭上,邯鄲之內,紛爭必起!”

收起手上的布帛文書,感身側秦王政不悅之神色,周清拱手一禮,應下趙國的條件,交換回上將軍桓齮,以桓齮之才,若傾囊而出,當可受益數十位、數百位秦國軍將。

由此而出,秦國軍伍之中,當會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而且,由著桓齮作為表率,以彰顯秦王政仁德之心,無論是對於秦國軍士,還是山東六國軍士,都有極佳的影響。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捨得一萬多趙國人,大大消耗趙國朝政之力,朝政不穩,國勢衰頹,待下次秦國東出,趙國有何能力攔阻?”

兩虎相爭,必有損耗,趙王遷與郭開不會放任太子嘉的不斷做大,同樣,太子嘉也不會坐視趙王遷敗壞國勢底蘊。

如此,彼此爭鬥個一年半載,甚至於更長的時間,豈不更好?趙國內耗,而秦國學宮立,底蘊不斷增強,利弊之分可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