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五百六十一章 喏(票票來點)

隨即,一側的少府令趙高從上而下,手持木製托盤,其上金印虎符俱在。王翦雙手接下,拜謝之,歸於佇列。

群臣觀之,均欽羨不已,王翦現在雖還只是假上將軍,但實際上所承擔的一切都是上將軍之位。按照秦國朝堂規制,上將軍之位同上卿。

若是更進一步,便是封侯了,而大王之所以遲遲沒有正位上將軍,怕是想到一天下之時封賞無所給予,不過,以王翦的資歷,足以。

“武真君何在?”

中軍主帥與右將軍定下,上秦王政再語。

“臣在!”

周清出列,眉目俊秀,氣質凡,著黑色錦袍,高山冠立,踏步長靴,拱手一禮。

“寡人慾以你為此次攻趙護軍都尉、左將軍,得五萬之兵,掌金印紫綬!”

對著王弟頷,雖然此舉或許引得其餘軍將不滿,但相信王弟有能力處理這些。此行功成,王弟對於軍中的影響也會逐漸提升,於自己所謀大有裨益。

“喏!”

周清一禮,趙高再次近前,手持托盤,其上金印虎符而顯,雙手接過,歸於原位。對於這個任命,倒是稍微有些詫異。

左將軍之位乃是在意料之中,然護軍都尉一職卻是不俗,雖名聲不顯,單純而落,不過監督軍政之權。但落在自己這個左將軍的身上,卻似乎別有深意。

群臣觀之,諸般中樞之臣也就罷了,於此王命早有所知,但於其餘文武之臣來說,攻趙之事知曉,但人事任命卻不曾有聞。

本以為會是其他的軍將擔任左將軍,如楊端和、蒙恬等,亦或者近些年新崛起的年輕軍將,如王賁、辛勝等,但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般的一個局面。

竟然會落在武真君的頭上,真若如此,怕是大王對於武真君寵幸太過了吧。護國法師玄清子得以封君,他們沒有太大的疑問。

一則,此令乃是昭襄先王遺命,能夠斬殺中山夫子者,允以封君,這一點,玄清子做到了,再加上鄭國渠立下的功勞,封君不算什麼。

二則封君不過是清貴的之位,並沒有實權,就算後來多了一個左丞相,也是空虛職位,是故,群臣對此反應不算大。

但若是武真君此行真的立下大功,再加上大王一直以來沒有對葉騰投秦、對南陽之地六百里之功封賞,莫不是想要一舉封侯?

念及此,諸多目光相視一眼,頗為不解多矣!

然,觀著相邦、國尉等中樞要臣都沒有多言,彼此也都暫壓心中所想。

“著李信、馮劫、羌瘣、章邯、王賁、辛勝諸人歸國尉府邸統轄,分派諸軍!”

秦王政繼續看著手中布帛文書。

“喏!”

國尉尉繚出列。

“相邦當統籌所需民力,從關外各郡縣徵!”

秦王政看向昌平君熊啟。

“喏!”

昌平君出列。

“大田令當調遣糧草輜重,以備軍需!”

秦王政目光看向鄭國。

“喏!”

鄭國出列。

“太醫令當調遣隨軍醫者,以備呼叫!”

秦王政看向章臺宮文臣尾列。

“喏!”

一位身披淺紅色錦袍的中年男子出列一禮。

“……”

“……”

半柱香之後,一應調令先後而出,雖只是一戰,但每一戰不僅僅是武將的事情,沒有前前後後的統籌、準備,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維繼。

“以上諸般,群臣可有異議?”

秦王政收攏手中文書,置於條案之上,再次掃視下群臣。

“臣無異議!”

昌平君熊啟再次出列,搖頭而應。

國尉尉繚如此。

廷尉如此。

長史如此。

上將軍如此。

其餘諸臣縱有異議,也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