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五百八十八章 君辱臣死

“趙國陘城書館!”

“數年前,本君曾震懾其內,言語其書館之人,不得干涉秦趙之事,看來……他們終究還是忘記了。上將軍,本君以為,明日,當一合大王心願。”

鄭國渠鑄就之後,自己曾入陘城書館之內,留下片語。今有刺客入咸陽宮,不必細究內因,那些人終究還是忘記了。

此次領兵出戰,心有所感,便是留下一枚護身玄玉,好在派上了用場。有些人,沒有親眼一觀血的教訓,是不會明白什麼是煌煌大勢。

“上將軍,趙人行此卑劣手段,刺殺大王,乃是重罪也。若我等不能夠一合大王心願,枉為老秦軍將也。”

緊隨周清之言,曾為咸陽宮衛尉的李信踏步而動,躬身深深一禮,竟有人膽敢此刻大王,那麼就應該想到會付出的代價。

“上將軍,趙人如此,我等若還吝嗇大力,當辜負大王期盼。”

“上將軍,明日,老秦人就算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攻破井陘口,讓那該死的趙國人付出代價!”

“上將軍,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末將願一合大王心意!”

“……!”

一時間,隨著周清語落,三軍將士請戰,此戰,一是為大王洗刷恥辱,二是為一展老秦人威風,三是為讓山東六國知曉,他們的卑劣行動,該是如何的愚蠢。

“上將軍,天時主動在我,地利雖在趙軍,然人和我軍更勝!”

“王翦以為,諸將所言,不無道理。”

終於,上將軍王翦也是近前一禮,隨著大王的這卷王書而落,無論自己與蒙武是否願意,都必須要給大王一個交代,要給老秦人一個交代。

出兵,乃是必然!

破關,更是必須!

“眾將以為蒙武先前遣馮劫傳令所為何事?”

“頒下王書於全軍,明日,再行攻趙,無論付出任何代價,井陘口必須拿下,陘城必須消失!”

迎著眾將目光,上將軍蒙武輕輕一笑,聽著耳邊仍舊未曾消散的軍中號角,深深的呼吸一口氣。大王之令固然將先前的謀劃打亂。

但……,好在,前幾日也已經透過沙盤推演出戰而勝之法!

軍心可用!

此戰如何不勝?

******

“上將軍,秦軍大營流傳,有趙國陘城書館遊俠入咸陽宮,刺殺秦王嬴政。未有功成,秦王大怒,喝令上將軍蒙武攻破太陘八口,屠滅陘城!”

“三軍齊動,明日伐兵!”

不過申時,晴空巍峨太行山的右側趙軍區域內,中軍帳內,斥候都尉神色難看,近前一禮,將從秦軍所得的訊息快而出,語落,心中膽顫多矣。

“嗯,陘城書館的遊俠,行刺殺之舉?”

“糊塗至極!”

豁然的,整個幕府帳內悄然安靜許多,上將軍廉頗正立於一側懸掛的輿圖跟前,目光正不斷在輿圖之上掃視,思忖接下來秦軍的可能攻伐。

突聞斥候都尉之言,陡然,整個人身軀為之一滯,而後面上盡皆是難以置信,若言是中山劍館的人也就罷了,但陘城書館如何會有此事而出?

對於遊俠之人,老將廉頗同樣不喜歡,因為他們不喜歡遵守規矩,而身為軍人,最為重要的便是遵守規矩。今,他們刺殺秦王嬴政未果,下場可想而知。

況且,縱然刺殺了秦王嬴政,又能夠得到什麼?

趙國的生死存亡,一直在內,而不在外,如當年孝成王歲月,雖然國勢弱於秦國,但君臣一體,屢屢與秦國的戰爭中,並未有太多敗仗。

而今,邯鄲之內,兩日相爭,損耗的是趙國之力,如果陘城書館的遊俠之人可以將邯鄲之內的麻煩解決,於廉頗來說,好處都要遠大與刺殺秦王嬴政。

以趙國現在的國力,倘若現在可以有英主出,匡扶朝政,整頓軍務,未必不能夠再次聯合山東六國支撐下去,待再行變法,當還有富強之機。

但,殺了一個秦王嬴政,於現在趙國的情況,卻沒有任何變化,反而有可能令大王更加的肆無忌憚,令山東六國更加的沉淪。

“傳我令,眾將幕府論兵。”

“令達三軍,齊備戰秦!”

“另外,派一隊精兵,前往陘城書館,告知此事,如何抉擇全在他們!”

眉目緊鎖,那些遊俠之人還真會給自己找麻煩,無論如何,這個麻煩都已經落在太陘八口的十二萬趙軍身上。明日一戰,秦軍必然會盡全力而動。

而他們也將要迎接遠勝於今日的秦軍攻伐,撐住,當有一線生機。撐不住,秦人當踏著一位位趙人的屍體越過井陘口,越過太陘八口,攻掠入腹地,攻掠城池,屠滅趙人。

那副場景,非自己希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