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七百二十六章 可有此事?

秦王政輕抿著手中茶水,於祖太后之言回應著。

趙太后的一應後事,以秦國現在的情況,很安穩的處理著,陵墓也都已經選好,待良日便可下葬,期時,一切事情也就可以結束了。

“大王今日既然前來,本宮倒是想起一樁事情。”

“如今,大王欲要雄圖大展,匡合諸夏大業,然山東六國立國均數百年,怕是艱難,故而,有朝臣提議欲要立下王儲之位,大王之意如何?”

中樞定策,一天下大勢於秦,成大周八百年來恢宏之事。

所行者,便是將諸夏各國一一滅掉,滅韓都需要花費一兩年,滅其餘諸國,怕是需要更長時間,而且接下來的目標趙國,也是不弱。

沒有在政事上多言,但立下王儲之事,卻是可以建言一二。

“王儲?”

“哦,祖太后心中已有人選?”

秦王政面上仍為輕笑,只是略有驚訝,瞥著身側的楚夫人、昌平君等人,沒有避開這個話題。

“本宮不過後宮一婦人,焉得有王儲之選。”

“但王儲之位向來事關重大,孝公歲月,若非獻公臨死之前指定孝公接位,怕是無如今秦國盛事,其後武王猝死,引得公子爭鬥。”

“大王如今雖盛年,但立下王儲,也可一安國事民心,更合大業。”

迎著秦王政的目光,華陽祖太后搖頭輕笑,大王性子剛硬,直接建言,怕是不妥,但如今武真侯、昌平君俱在,無論如何,大王也該有所表示才是。

據自己所知,武真侯對於扶蘇還是喜歡的,而且昌平君也常常教導之。

中樞重臣中,如果言語立下扶蘇為王儲,怕是無人反對,而……那也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

“祖太后之言,乃是謀國之舉,政自當遵從。”

“然,如今諸公子年幼,扶蘇雖長,但也稚嫩,多日之前,政便是於武真侯有言,待諸公子盡皆學道中央學宮、護國學宮,已分高下,再行考量。”

“後宮無王后之位,諸公子當擇優而選!”

秦王政放下手中茶盞,對著華陽祖太后一禮,想不到王儲之位連祖太后都關注起來了,似乎還已經有了人選,沒有避諱這個話題。

既然他們要立下王儲,自然可以,但自己也要立下王儲入位的規矩。

“學道中央學宮、護國學宮?”

“公子為尊貴之軀,如今咸陽宮文武教養,大王以為不足?”

華陽祖太后略有蒼老的眉目一挑,中央學宮、護國學宮自己是知曉的,每個學宮三年而畢,諸公子入內,怕是六年。

縱然扶蘇六年之後足夠出色,但如今的年幼公子也都長大了,未來不可知。

“學宮乃大秦根基所在,那也是政給予諸公子的機會。”

秦王政頷以對。

韓非有言,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於卒伍,不經歷諸般之事,將來又怎能擔當大任,縱然是自己,每歲都要花費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巡邏關中各處。

諸公子可以不入學宮,但不入學宮將沒有任何爭奪的資格。

“如此之言,大王現在並沒有立下王儲的打算?”

華陽祖太后直言,她有直言的資格。

王后之位、王儲之位,這兩個位置對於楚國外戚來說至關重要,而且如今咸陽宮內,最為合適的當屬扶蘇,但大王卻沒有任何表示。

聲音略有些高昂,殿內的楚夫人神色微動,不知道大王如何應對。

“待政大業有成,再立不遲。”

“如今正是滿朝文武齊心協力之時,立下王儲,或有分心分力之患。”

秦王政頷以對。

“大王如今也大了,本宮本不想要多言。”

“但後宮之內,沒有王后之位,沒有王儲之位,引起諸多紛爭,去歲,麗夫人小產,或是人為,但未必不是一個警示。”

“果然立下王后、王儲,也能夠平息一些人的心思,同樣可以朝政後宮安穩,無損大王之業。”

華陽祖太后面上有些不好看,想當年,若沒有自己的助力,沒有楚國外戚的助力,孝文王、莊襄王,乃至如今的大王,如何等夠登位。

然,現在,大王似乎忘記了這一切,想要將楚國外戚打壓下去,這是自己不允許的,可惜,自己的身體怕也撐不了多久。

煙兒雖為楚國公主,但胸無手腕,近年來,也不得大王寵幸,自己若薨逝,怕是要有禍患之事出,無論如何,在自己臨死之前,也要定下最後之局。

“而且,本宮還聽聞,大王曾在昭德宮有語,若然麗夫人誕下公子,即刻晉封王后尊位。”

“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