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七百三十一章 沙盤論戰

半柱香之後。

正廳旁側不遠的偏廳之內,項梁與項伯已經在專人帶領下,入其內,侍女獻上清香瀰漫的茶水、精緻的點心,隨後,便是退出去了。

“你們是軍伍之人?”

熊啟孤身入內,關上房門,看著面前兩位明顯身材與眾不同之人,身上明顯顯露出一絲軍人獨有的氣韻,自己雖未領兵,但整天也和軍人打交道。

這股氣息自己是不會認錯的。

“在下楚國項氏一族項梁,見過公子!”

“在下楚國項氏一族項伯,見過公子!”

身穿普通的麻衣素袍,束如尋常秦人一般,看著面前錦衣貴氣之人,毫無疑問便是他們此行的目標,二人相視一眼,半跪一禮,拱手而拜。

論身份,對方也是楚國公子,當得起他們一拜。

“你們……不是農家的人?”

熊啟眉頭一挑,剛才那拜帖之上的印記,是農家所獨有的,而且是農家和自己之間聯絡獨有的,本以為是農家之人慾要見自己。

想不到……是楚國的人,還是項氏一族的。

聽熊啟喃喃一語,項梁二人又是相視一眼,均搖搖頭,前來的時候,父親只是說憑藉拜帖,絕對可以見到熊啟的。

似乎……還真的很順利,又聞熊啟之言,莫不是剛才的拜帖和農家有關聯?

但他們身為項氏一族的核心成員,也沒和農家打過交道,對於那些遊俠之人,項氏一族不甚喜歡,因為他們不喜歡守規矩。

“項燕……是你們的父親?”

既然不是農家的人,而是項氏一族的,那就有趣了。

熊啟踱步偏廳,對著二人擺擺手,示意二人起身,思忖片刻,又問道。

“是!”

二人拱手一禮。

“見我何事?”

並未與眼前二人多言,直入主題。

“為公子帶來兩封文書。”

“一封為公子負芻親筆,一封為父親親筆。”

語落,項梁從懷中拿出兩道烙印火泥的信函,對於信函上的內容,雖有猜測,並不知曉,雙手持之,近前一步,遞與昌平君熊啟。

“嗯。”

“你們可以走了。”

看著眼前的兩名項氏一族成員,熊啟並未多餘理會,從先前的反應來看,他們也並不知曉太多事情,如此,和他們詳談也是無用。

怕是他們此行的目標,就是將這兩封信交到自己手上。

“這……,是!”

項梁神色一怔,想要多說些什麼,但似乎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來的時候,父親也說了,此行主要就是一見昌平君熊啟,以及將信交到對方手上。

其它的並沒有交代。

旋即,二人便是躬身而退,在管家的帶領下,徐徐而出相邦府邸,出咸陽城,返回楚國,並未引起太大的風波之事。

另一方面,熊啟細細閱覽完畢手中之書,在偏廳獨自一個人待了許久。

其後,直入咸陽後宮,以看望華陽祖太后之名入華陽宮。

不幾日,咸陽宮章臺宮朝會再起。

迥異先前相談的對趙攻略,如今則是細商攻趙事宜。

章臺宮內,對於攻趙,群臣心中早已有數,並沒有太大的阻礙,況且,以秦國現在的兵力,國力,加持頓弱所言,配合秦國收攏訊息,滅趙頗有可能。

半個時辰之後。

中樞重臣位列興樂宮,謀略軍方作戰方案。

文武重臣均在,武真侯周清、昌平君熊啟、長史李斯、廷尉王綰、咸陽令馮去疾、上卿頓弱、國尉尉繚子、藍田大營上將軍王翦、從關外歸來的上將軍蒙武。

“如今太后的三月之期雖未到,但一應諸事,當可謀定而後動。”

“王翦,可有所語?”

此行攻趙,藍田大營定要出動,身為藍田大營上將軍,一應兵事由王翦調遣,秦王政冕服上,朗聲之語落下,目光落在其身。

“我王。”

“近日來,藍田大營之內,於攻趙之事,也有諸般爭論,臣請沙盤論戰!”

上將軍王翦漆黑色的重甲著身,腰腹長劍,鷹盔束,眉目間雖略有黝黑,但神光隱現,出列一禮,面上帶著淺淺的笑意綻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