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七百三十二章 舉世皆敵

“即如此,上將軍領兵攻趙之日,臣也請再出山東諸國,使之不為合縱。”

念及此,頓弱又是一語。

如今的山東諸國中,能夠以大力援救趙國的,也就魏國、齊國,燕國是一個變數,倒是可以好好的運用一二,齊國之內,以後勝的性子,若然有足夠的錢財,也是容易。

只有魏國難矣,如今上卿姚賈正在大梁城,以為所謀。

“哈哈哈,諸卿以為如何?”

秦王政此刻從座位上起身,俯覽下方的沙盤,剛才上將軍王翦之意,已然明瞭,心中甚喜,更加持諸卿滅趙均有獻策,更為之歡喜。

“上將軍因時因勢而變戰事謀劃,老夫贊同。”

尉繚子單手輕捋頷下短鬚,微微一笑。

“大將軍之言甚佳。”

“只是,據本侯所知,如今頭曼單于基本統合北方狄戎,麾下控弦之士過二十萬,如今又在連通隴西西側的月氏、烏孫之國。”

“月氏、烏孫兩國亦是擁有控弦之士過十五萬,果然被說動,則隴西郡、北地郡、雲中諸郡當面臨巨大壓力,到時候蒙恬九原大軍或許難以援手上將軍。”

“頓弱之言雖不錯,但郭開身為如今趙國實際上的趙王,一身榮耀繫於趙國之上,趙國只有存在,他才有價值,而且,李牧若為趙國大將軍呢?”

周清亦是出列,拱手上一禮,而後看向身前的群臣。

屈指一點,便是玄光籠罩整個沙盤之上,淺紫色的光芒閃耀,伴隨口中之語,沙盤之上,北方浮現戰馬之象,隴西之西也是浮現戰馬之象。

若然匈奴頭曼真的大軍攻秦,那麼,便是有過四五十萬的控弦之士出現在秦國邊境,到時候,蒙恬九原三四十萬也是不夠。

趙國國政根基雖有損,但郭開不是蠢人,其一身榮耀均在趙國,沒有趙國,他什麼都不是,所以面對秦國攻趙,雖然郭開不待見李牧,但重用李牧的可能性也是極大。

因為這是一個雙贏抉擇。

李牧想要守衛趙國。

郭開想要守衛自己的權勢。

“這……,果真匈奴在連通西方諸國?”

對於北方的匈奴,秦廷之內,未敢輕視,因為數百年來,僅僅是一個義渠國,都惹得秦國難以應對,何況如今整合狄戎各族的頭曼。

對於西方諸國,群臣也是有所瞭解,但具體卻不甚清楚,今日一聽武真侯所語西方小國也擁兵十多萬,甚為驚訝,果真如此,蒙恬當自顧不暇。

焉得有餘力支援上將軍王翦。

而且,近年來,為了令蒙恬九原大營早一日擁有對抗匈奴的實力,又從隴西、北地抽調兵卒十多萬,此刻西側諸郡當兵力匱乏,難以支撐。

誠如是,隴西壓力席捲,藍田大營必然要分兵西去。

“本侯在隴西天水封地五百里,有商路西行烏孫、月氏等國,故而知曉匈奴人進出烏孫兩國王庭。”

“想來不幾日,烏氏倮的相應文書也會提及的。”

整個廳殿之內,為之一靜,先前上將軍謀略諸般,倒是有些忽略北方的匈奴與西方小國,按照武真侯所語,怕是其實兵事再變。

迎著群臣目光,周清點點頭,道出訊息緣由。

“隴西諸郡的兵力近半都已經抽調九原之內,若然現在招募,也是戰力未成。”

“如今巴蜀之地、漢中、黔中之地可抽調六萬守備之軍,行進隴西以為防守如何?”

秦王政神色也是有些凝重起來,這則訊息自己確實還沒有收到,但王弟既然此語,不會有假,誠如此,隴西必須由大軍駐防。

語落,目光落在國尉尉繚子的身上。

“巴蜀、漢中、黔中之地雖大,但民眾少,抽調六萬之兵,怕是諸郡內略有空虛,不妥也。”

身為國尉,對於秦國各大郡縣的守軍軍力瞭然於胸,如果從渭水北側的諸郡抽調六萬不算什麼,但渭水以南的諸郡,實在是影響甚大。

“以關外大營抽調一半兵力如何?”

如今的關外大營內,還有十七萬兵卒,若然抽調一半,加上隴西諸郡的殘留守備之軍,當有十多萬兵卒,加持九原之兵,未必不可。

關外大營上將軍蒙武出列一語,攻趙之戰,關外大營乃是策應之兵,主力為藍田大營,故而,抽調一半,也有不小的戰力,若然還需要兵力,抽調三川郡、南陽郡、潁川郡也不是不可以。

念及此,倒是可以行之。